2025年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国资委同步释放利好信号,明确提出支持央企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以维护股东权益、稳定市场信心。政策出台后,A股市场迅速响应,截至4月18日开盘前,超百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计划,涉及金额逾500亿元,形成年内罕见的“增持潮”。
然而,在一片政策暖风中,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却选择“逆向操作”。4月16日、17日,创业板公司锐新科技与恒光股份先后披露减持计划,合计拟减持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均接近3%。
锐新科技(300828):创投股东拟套现超7000万元,业绩承压或是主因
根据锐新科技4月16日公告,合计持股10.11%的股东上海虢实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在5月13日至8月12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不超1%)及大宗交易(不超2%)方式减持合计不超495.36万股,按公告日收盘价估算,套现规模或达7440.26万元。减持原因为“经营发展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股东拟减持公告发布的后两天,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近期业绩承压: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同比下滑6.42%至6.2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26.62%至5530万元,毛利率同比下滑3.75%至18.24%。有市场人士指出,股东或因对公司短期增长预期谨慎而选择落袋为安。
恒光股份(301118):私募股东“不受限”减持,叠加高管同步套现
恒光股份的减持动作更为密集:持股10.52%的股东湘江产业投资拟在5月14日至8月13日期间,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330万股(占总股本2.99%),原因是“自身资金需求”。由于该股东投资期已满60个月,根据监管细则,其减持股份总数不受比例限制,且大宗交易受让方无需锁定6个月。同时,公司董事、高管近期也启动减持:4月1日公告显示,董事、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朱友良、财务总监谭艳春拟分别减持0.105%、0.0961%股份,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合计可套现约499.4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恒光股份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6500万元至5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755.18万元,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就已经达到5374.67万元,同比下滑290.9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更是连续两年为负。有市场人士表示,资金压力或促使股东及高管调整持仓。
合规性无虞,但或受“减持情绪”影响
尽管两家公司均强调减持符合《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规定》,且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计划,且董监高等相关人员避开年报披露“窗口期”(恒光股份年报暂未披露,锐新科技于4月18日披露),但部分投资者仍对“政策鼓励增持时减持”的时机提出疑问。市场人士指出,“减持本身合规,但在国资带头稳定市场的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股东的逆向操作可能影响投资者情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