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张先生突然感觉方向盘剧烈抖动,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右前轮已经迅速漏气变形,轮毂狠狠地砸向了地面。事后检查发现,轮胎侧壁早已布满细密裂纹。这样的惊险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而多数车主连最基本的轮胎自检都不会。
日常用车中,不妨抽出几分钟时间检查一下轮胎侧壁。若发现蛛丝状或网状裂纹,说明橡胶已开始老化,轮胎存在潜在风险。胎面沟槽里的磨损标记更不会说谎——当花纹深度磨损到与标记齐平时,通常低于1.6毫米的法定极限。
每月记得检查胎压,最好在轮胎冷却时进行。请查看车辆制造商推荐的胎压值,而非简单遵循2.3-2.5bar的普遍数值。胎压长期过高会使轮胎中心磨损加快,影响舒适性和部分抓地力;胎压长期过低则会导致胎侧过度屈挠生热,不仅加快两侧磨损,还极大增加爆胎风险,让轮胎提前“退休”。别以为备胎能幸免,即使是未使用的备胎,橡胶也会随着时间老化,存放多年后可能早已不再安全可靠,关键时刻根本派不上用场。
定期进行轮胎换位是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通常建议每8000-10000公里进行一次。前轮由于承担转向和制动任务,通常磨损速度比后轮更快。四轮定位更不是玄学,如果发现方向盘不正或车辆跑偏,这通常意味着需要做四轮定位了。长期放任不管,会导致轮胎出现不均匀的异常磨损,可能很快就会“废掉”不止一条轮胎。
选购轮胎时,除了花纹和性能参数,生产日期代码同样至关重要。DOT标识后的四位数字是它的“生日密码”:例如“2519”代表2019年第25周生产。即使是全新的轮胎,橡胶也会随着时间老化,性能会逐渐衰退。存放时间较长——如超过三年甚至更久的“新胎”,其橡胶性能可能已经有所折扣。轮胎行业普遍建议,从生产日期算起,轮胎使用年限不应超过6-10年,即使花纹未磨损到极限。
这些用血泪换来的经验,可能比任何驾驶技巧都重要。毕竟,四个巴掌大的接地面积,承载着整车的生命安全。忽略它们,就是在拿生命冒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