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禁止车企吹牛

明令禁止夸大虚假宣传后,车企们该好好想想如何给新车做营销了。

工信部禁止车企吹牛-有驾

4月16日,工信部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对汽车智能驾驶、OTA、汽车审查等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

公告中强调,汽车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根据网传会议纪要显示,汽车审查处还强调规范宣传,禁用“自动”、“自主”、“智驾”、“高阶智驾”等词汇,建议统一使用“组合辅助驾驶”。禁止使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名词,禁止驾驶员脱离方向盘。

接下来也会重点审查频繁OTA的企业,要求企业降低OTA的频次,单次OTA必须验证充分再上车。至于有紧急OTA的情况,车企要走召回和停产流程。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无疑对狂飙激的智能驾驶套上了紧箍咒。尤其是对于以智能驾驶为主要买点的企业,今后在宣传上需要更加谨慎。

其实最近几天发布会上,就能发现很多车企宣传智驾已经改了口风,把“安全”挂在嘴上:诸如“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安全是最顶尖的科技”等等。网上也传出多家车企高层要求,品牌在进行智能驾驶安全方面的宣传时,不得提及“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智能”“零接管”等词汇。

另一方面,《公告》中特别强调对智能驾驶辅助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也暴露出当前车企在对自家新车做宣传时陷入的一个怪象:常常把“重新定义”“颠覆创新”“行业领先”“同级最强”等夸张词挂在嘴边,让各种看似高深莫测的技术名词和宏大叙事充斥其中,仿佛不把话说到极致,就无法彰显产品优势。

如果你经常看汽车新车发布会就不难发现,车企在新车发布会上,都自卖自夸自家的产品最优秀,而且还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全然不顾产品实际表现能否支撑这些“豪言壮语”。还得“安排”一堆捧场的观众,演讲者每一次‘自夸’之后,观众们来一次呐喊。

频繁使用“最佳”、“最强”“顶级”、“极致”等极限词汇来包装产品,俨然成了触犯广告法的重灾区。而且,消费者在这样的信息轰炸下,会逐渐感到疲惫和困惑,很难真正了解一款车的真实价值。如果轻信了品牌宣传,但实际体验却大打折扣的话,对该品牌也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虽然,如今工信部命令禁夸大虚假宣传的是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但车企们也该好好想想,今后该如何给新车做宣传了,尤其是那些把智能化当成核心买点的车企。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