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后这些地方必须检查!否则发动机进水修都修不好

暴雨后这些地方必须检查!否则发动机进水修都修不好

暴雨后这些地方必须检查!否则发动机进水修都修不好-有驾

---

暴雨后这些地方必须检查!否则发动机进水修都修不好-有驾

开篇:暴雨后爱车“体检”清单,老司机也容易漏掉!

暴雨后这些地方必须检查!否则发动机进水修都修不好-有驾

最近全国多地暴雨不断,不少车友的爱车被迫“泡澡”。

学姐我刷到不少视频,车主涉水后直接开去4S店大修发动机,账单直接“天塌了”!暴雨后不检查这几个部位,轻则车漆腐蚀、底盘生锈,重则发动机报废。

今天学姐就带大家盘一盘,暴雨后必查的10大关键项,看完能省5位数维修费!

暴雨后这些地方必须检查!否则发动机进水修都修不好-有驾

---

暴雨后这些地方必须检查!否则发动机进水修都修不好-有驾

一、发动机检查要点:别让心脏“泡汤”

涉水行驶后,发动机是重点保护对象。

不少车友以为没熄火就万事大吉,其实发动机舱里的电路、传感器都可能进水。

1. 空气滤芯必查:拆开看看滤芯是否湿润,如果湿了,说明进气道可能进水,必须更换滤芯并清理滤芯盒(别心疼这点钱,总比大修强)。

2. 机油尺看乳化:拔出机油尺,如果油液变浑浊或泛白(乳化现象),说明机油进水,必须立刻更换!否则发动机润滑失效,分分钟“跌冒烟了”。

3. 点火线圈和火花塞:涉水后点火系统容易受潮,拔下点火线圈检查内部是否有水渍,用压缩空气吹干再装回去,避免短路。

学姐说车:如果启动时发动机“有气无力”,别硬着头皮打火,直接叫拖车!二次点火导致连杆顶弯,修起来能“气的蹦起来”。

---

二、电路系统维护技巧:别让爱车“漏电”

雨水是电路的天敌,分电器、电瓶接头、保险盒这些地方进水就会“作妖”。

1. 分电盘擦干:用非纤维布擦干分电盘内外,喷上专用干燥剂(某宝20元一瓶能用半年)。

2. 检查线束老化:重点看发动机舱线束外皮是否开裂,老化的胶套要及时更换,否则短路可能烧掉ECU(维修费直接“劝退”)。

3. 电瓶防潮:电瓶负极容易氧化,涂点凡士林能防锈(亲测有效)。

学姐亲测:雨后车窗升降卡顿?八成是车门电路受潮,开暖风对着门板吹10分钟就能解决!

---

三、底盘与轮胎:别让“骨质疏松”找上门

暴雨后底盘锈蚀速度堪比“光速”,尤其是排气管、悬挂连杆这些金属件。

1. 底盘冲洗:用高压水枪冲掉泥浆,重点清理备胎槽排水孔(堵了后备箱秒变“鱼缸”)。

2. 刹车盘除锈:生锈别慌,低速轻踩刹车磨几次就行。

但如果刹车踏板变软、异响,赶紧换刹车油!

3. 轮胎检查:石子、玻璃渣嵌进胎纹?用螺丝刀抠干净,否则雨天抓地力“真香”变“真凉”。

慧眼识车:底盘装甲要不要做?长期跑烂路的车友可以冲,市区代步没必要(省下500元加油不香吗)。

---

四、车灯与密封条:别让爱车“哭花眼”

大灯进水起雾?天窗漏雨?这都是密封条老化惹的祸!

1. 大灯除雾:打开大灯烘干1小时,水雾不散就检查灯罩密封胶(某虎养车99元搞定)。

2. 天窗保养:用湿巾清理轨道泥沙,喷点硅脂润滑剂(别用机油,招灰尘)。

3. 车门密封条:老化的胶条用手一捏就碎?某东50元一米,自己就能换。

学姐吐槽:某德系品牌的天窗排水管设计反人类,堵了直接“车内看瀑布”,车友们雨天记得关紧天窗!

---

五、车内除潮秘籍:拒绝“霉味熏天”

暴雨后车内湿度爆表,地毯、座椅海绵都是霉菌温床。

1. 空调除湿:开AC制冷+外循环,10分钟湿度降一半(比开窗管用)。

2. 脚垫晒干:仿皮脚垫晒了会开裂?用毛巾吸干水,喷点酒精杀菌(别问为啥,问就是“真香”)。

3. 活性炭包:门板储物格、座椅底下各丢一包,吸潮还能去异味(某夕夕9.9元10包)。

亲身体验:某日系车的地毯吸水堪比海绵,雨后不处理,一个月后霉味“劝退”所有乘客!

---

六、争议话题:暴雨后必须全面检查吗?

有车友说:“我车没涉水,是不是不用查?”学姐劝你:城市内涝的酸性雨水比你想的更毒!

- 车漆腐蚀:雨后48小时内必须洗车,否则漆面失去光泽(打蜡封釉能“续命”)。

- 玻璃水喷嘴:堵了就用针通一通,否则雨刮干刮玻璃,“吱呀”声能“气的蹦起来”。

理性消费:4S店动不动让你做“深度养护”,其实大部分项目自己就能搞定(省下钱买排骨不香吗)。

---

结尾:暴雨不可怕,懒癌才要命!

看完这篇,车友们是不是发现暴雨后检查也没那么难?花1小时自查,省1万元维修,这买卖“有点东西”!最后灵魂拷问:各位老铁遇到过哪些暴雨后奇葩故障?评论区晒出来,学姐在线支招!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P.S. 评论区留言“暴雨自救”的车友,抽3人送车载除湿盒!

---

学姐问答:涉水后保险公司赔不赔?下期揭晓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