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

欧盟针对中国电动车展开的反补贴调查尚未结束,而当前受到最大冲击的并不是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而是正经历困境的德国汽车品牌

近期,德国《商报》发布了一篇专题文章,揭示了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弱,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曾经的销售冠军品牌,如大众、宝马和奔驰,正面临持续下滑的困境。

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销售情况越来越好,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与追捧。商报指出,德系汽车若想在中国市场重新崛起,就必须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策略。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今年上半年,BBA厂商的净利润普遍下滑,下降幅度在11%~20%之间。德国汽车制造商似乎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而这一挑战的源头正是崛起的中国电动车。

这让德国媒体进行了深入思考:德系汽车在中国市场失利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德系车的市场销量出现下滑

区的销量似乎已达到巅峰,美国市场也早已趋于饱和,只有中国的汽车市场在销量和利润方面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然而,随着中国消费者逐渐将关注点转向电动汽车,德国的传统燃油车品牌如大众、奔驰和宝马等似乎正在逐步失去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在最新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市场报告中,大众集团在第三季度的全球销量达到了217.6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1%。前三季度的整体降幅为2.8%。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幅度更为明显,达到10.2%。具体来看,奥迪品牌的销量下降了10.9%,而大众乘用车的销量则减少了2.5%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始终是保时捷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然而,进入2023年前三季度,保时捷的全球销量达到了22.6万辆,但中国市场的销量却只有4.3万辆,同比骤降了29%,这使得北美市场的销量首次超越了中国。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宝马和奔驰如今都面临着困境,辉煌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奔驰在第三季度的总销量下降了13%,而在中国市场的降幅则达到了10%。特别是S级豪华轿车和迈巴赫系列的销售情况十分不理想。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奔驰在美国市场却实现了同比增长33%的佳绩。

在第三季度,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跌幅达到了29.8%,而前三个季度的整体跌幅为13.1%。销量的急剧下降势必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上半年,大众集团的利润同比减少了11.4%,而奔驰的利润则下降了20%,宝马的降幅为14.6%,奥迪的利润则惨遭42%的巨幅下滑。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有趣的是,面对中国市场销量的下滑,几家德国车企如奔驰、宝马和大众都不约而同地将原因归结为中国市场需求疲软以及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这几家企业也纷纷调整了对汽车业务的盈利预期。

奔驰将其利润率从11%下调至最低7.5%,而宝马的最低利润率也从8%降至6%。大众则在短短三个月内两次下调,现已将利润率降低至5.6%。这表明德国汽车制造商们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长期前景持悲观态度。

年初之际,BBA品牌便开始通过价格战的方式,重新点燃中国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根据《证券时报》的相关报道,BBA旗下多款燃油车型的门店起售价已显著低于官方指导价格。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工作人员透露,从2024年初到中期,店内多个车型的降价幅度屡创新高。然而,市场的最终表现却显示,尽管BBA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却依然未能遏制销量的下滑。即使是那些自豪的德国汽车制造商,此时也不得不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但这依然无法让中国消费者改变心意。

在七月中下旬,宝马正式宣告退出价格战,紧接着奔驰和奥迪也迅速采取了相应措施。到了八月份,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出现了大幅下滑,整个月的销量仅为3.84万台,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超过42%。曾经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的德国汽车高端形象,如今似乎已然不复存在。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最近,德国汽车行业的专家金姆在一档节目中针对“为何德系车在中国市场面临困境”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长达十分钟的发言中,他提出了三个独到的见解:

中国政府对汽车企业的资助远远超过常规水平;2. 中国汽车行业如今的技术成就和市场繁荣,得益于德国的支持;3. 中国消费者热衷购买国产汽车,是受到政府引导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

金姆认为德系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失利是由于中国政府的偏向性政策,这种看法显得极端片面且缺乏客观性。市场销量的变化完全是自由竞争的结果,而中国电动车的受欢迎程度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体现。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中国电动车行业正在迅猛崛起

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中,比亚迪在今年第一季度便成功超越大众,成为中国销量领先的汽车品牌。在前三个季度,比亚迪的总销量已经突破了274.8万辆,超出大众销量超过70万辆,增长幅度达到了32%。

理想汽车在上半年的销量达到了18.89万辆,比去年增长了34%。华为问界紧随其后,销量也达到了18.25万辆,实现了惊人的633%的增长。极氪的销量为8.7万辆,同比增长了115%,而蔚来的销量同样为8.7万辆,增长幅度为60%。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在中国的高端汽车市场,问界、理想和蔚来三者已经联手对BBA展开了强有力的挑战。凭借着更具竞争力的生产成本、更为多样化的个性化配置以及更为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它们成功实现了对德国品牌的迅速追赶。

将目光聚焦于BBA推出的电动汽车,我们不难发现,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车领域相比中国企业显得相形见绌。2023年,大众发布了ID.7电动轿车,寄希望于它能够象征大众的电动梦想,为其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布局开个好头。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上市四个月以来,ID.7在中国的销量仅为4218辆。相比之下,国产品牌红旗的E-QM5在同一时期的销量则超过了大众的十倍。

宝马和奔驰在电动车市场的表现几乎可以被视为失败。截至2023年,奔驰的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为0.7%,而宝马的占比也不过1.7%。艾睿铂在上海的总经理戴尔指出:德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着关键转折点,他们亟需彻底改革市场策略。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实际上,现如今,大众、宝马和奔驰等公司的市值仅相当于比亚迪的一半左右。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迅猛崛起,显然让德国的汽车制造商感到措手不及,他们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如今,奔驰、宝马和奥迪等品牌显然在电动车研发方面加大了投入。几周前,奔驰的负责人康林松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的会谈中透露,未来的电动车将基于CLA或GLC的新架构进行生产。这一新架构预计将使充电效率提高两倍,续航里程也将超过850公里。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金姆提到,中国消费者热衷于国产品牌是因为政府的引导,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们可以用中国电动车在全球的销量来有力反驳这一说法。

2023年,中国汽车的出口数量接近500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而五年前,我国的汽车出口仅为日本的四分之一。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全年出口更是突破了12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77%

中国电车崛起,德媒反思为何德系品牌销量骤降,竟指责民族主义?-有驾

在2023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达到了958万辆,销售量也达到了949万辆,均实现了超过35%的显著增长,市场份额攀升至31.6%。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上正以自主研发的创新力量,树立起新的潮流标杆。

#智启新篇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