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奇瑞汽车披露了港股招股说明书,冲刺港交所。
早在2009年,奇瑞就以50万辆的销量,成为我国汽车行业自主品牌销量冠军,比亚迪(002594.SZ)、吉利汽车(00175.HK)位列其后。不过,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奇瑞汽车,迟迟未完成上市。与之相比,2011年6月,比亚迪成功挂牌深交所;吉利汽车更是于2005年就已借壳“国润控股”,登陆港交所。
或许是因为缺乏二级市场融资渠道,与可比公司相比,奇瑞汽车的资金状况不算良好。
《招股书明书》显示,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末,奇瑞汽车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3%、92%、89%。截至相同报告期末,比亚迪相关数据分别为75.42%、77.86%、77.91%;吉利汽车分别为51.72%、55.79%、54.22%。
进一步拆解,南都记者注意到奇瑞汽车财务数据存在三大现象。
财务费用侵蚀净利润,IPO前大手笔突击分红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末,奇瑞汽车计息银行贷款余额达211.42亿元,并由此产生了19.54亿元财务费用,占当期净利润(113.12亿元)的17.27%,对之产生了一定侵蚀。与此同时,奇瑞汽车账面现金等价物、存款达577.69亿元,而在2025年1月,IPO前夕,公司还进行了39.93亿元突击分红。
就“为何在资产负债率、借款余额较高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大手笔突击分红”,以及“为何不以所持资金偿还部分借款,以降低财务费用”等问题,南都记者向奇瑞汽车发送了采访函,不过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对比之下,2024年,比亚迪、吉利汽车财务费用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92%、3.01%。
经销商贡献八成以上收入,应收账款增长快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26.18亿元、1632.05亿元、1821.54亿元,主要来自乘用车业务收入。其中,来自经销商的贡献收入分别为697.34亿元、1288.09亿元、1422.13亿元,占同期乘用车收入的84.5%、85.2%、86%。
奇瑞汽车表示,公司乘用车销售一般通过预收款方式结算,然而,对于长期大量购货且还款记录良好的客户,可提供30天至180天的信贷期。
如此背景下,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贸易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约为9.8%,较2023年底的6.9%有所上升。当然,得益于对该款项管理及收款工作的加强,奇瑞汽车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呈下降趋势,上述报告期内分别为35.8天、26.2天、23.4天。
值得一提的是,各报告期末,奇瑞汽车账面还分别有253.16亿元、194.12亿元、43.91亿元其他应收账款。《招股说明书》并未详细披露该款项的构成,不过,奇瑞汽车关联方(原控股股东奇瑞集团)长期占用公司较多款项,2017年时就已达到112亿元。直至前几年,占款清偿工作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关联方合计还款371.73亿元(每年还有新增占款)。奇瑞汽车对关联方“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及其他资产”余额从2022年末的231.89亿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7.43亿元。
奇瑞总装车间外景。资料图
应付账款比例偏高,向供货商压款严重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增246.5%,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为了参与分羹,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往往需要给予主机厂一定账期支持,“宁王”宁德时代(300750.SZ)亦不例外。2024年末,宁德时代应收账款及票据与营收比例为17.75%,较2023年的16.4%小幅上升。过去三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44.77、54.77、63.72,上升明显。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龙头整车厂商们,以应付账款等形式,向产业链压款。
例如,2024年末,比亚迪应付账款余额2416.43亿元,应付票据余额23.83亿元,另有1449.89亿元其他应付账款。公司当期营业收入7771.02亿元;吉利汽车营收2401.94亿元,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合计864.4亿元。
奇瑞汽车更加明显。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其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合计898.03亿元,与营业收入(1821.54亿元)比例为0.49:1,公司另有149.5亿元其他应付账款。
南都记者进一步从供应商视角观察。
主营冲压模具及检具等汽车制造装备、高强度板及铝合金冲焊零部件等汽车零部件的瑞鹄模具(002997.SZ),第一大客户为奇瑞汽车,2024年对其销售金额为11.79亿元,同比增长113.97%;报告期末,公司来自奇瑞汽车的应收账款余额2.49亿元,较期初增长128.44%。
以汽车制动系统、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等为主业的伯特利(603596.SH)。2024年上半年,公司对奇瑞汽车及奇瑞相关企业交易总额约为17.95亿元,同比增长60.69%;报告期末,来自后者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约为17.45亿元,同比增长42.56%。
综合各车企销量年报,2024年,比亚迪以427万的全球累计销量位列国内第一,吉利控股集团累计销量334万辆,位列国内第三;奇瑞控股集团(以奇瑞汽车为主)累计销量260万辆,位列国内第六。与十六年前相比,位置已然更迭。
背后原因,除本文所述的财务压力之外,或许还有对新能源汽车研判与落子的精准度,以及多年来股东更迭频繁对公司经营及资本运作之路的掣肘。南都记者将对奇瑞IPO之路持续关注、解读。
南都记者 缪凌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