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680马力的汉L EV,却跑不过299马力的小米SU7?
老司机们,今天咱们来聊点硬核的!比亚迪汉L EV和小米SU7这两款国产纯电轿车的“性能玄学”——为啥680马力的汉L EV,百公里加速居然和299马力的小米SU7打得有来有回? 这背后到底是电机参数的“虚假宣传”,还是物理定律被颠覆了?
一、参数党狂怒:马力大≠加速快?
先甩数据:汉L EV单电机版功率500kW(680马力),扭矩400N·m;
小米SU7单电机版功率220kW(299马力),扭矩也是400N·m。
按常理,汉L EV应该把小米SU7按在地上摩擦,但实测两车百公里加速都是5秒级,小米甚至略快0.1秒!
问题出在“推重比”:
- 汉L EV车重2.3吨,小米SU7仅1.9吨,相当于一个扛着沙袋跑步的壮汉,和一个轻装上阵的短跑选手比爆发力。
- 扭矩才是加速的关键!两车扭矩相同,但小米SU7车轻,瞬间爆发力更直接。
这就好比两把枪子弹动能一样,但小米的“子弹”更轻,初速自然更高。
老司机总结:电车加速不看马力看扭矩,车重才是隐藏BOSS。
比亚迪堆马力是为了极速(305km/h),小米减重是为了“红绿灯战神”。
二、技术流掰头:比亚迪的“重” vs 小米的“轻”
汉L EV的“重量级”秘密:
- 车身5050mm比SU7长53mm,后排能塞婴儿车,但钢铝混合车身+大电池直接增重400kg。
- 云辇预瞄系统提前500米扫描路面,悬架自动调软,代价是多了一堆传感器和液压机构。
小米SU7的“偷轻”绝活:
- 溜背造型风阻0.195Cd,但后排头顶只剩三指,网友吐槽:“这车后排专治颈椎病。
”
- 取消传统仪表盘,用7.1英寸翻转屏减重,连门把手都做成“隐形破风款”。
老司机锐评:汉L EV是全家出游的“移动客厅”,小米SU7是单身贵族的“驾驶玩具”。
要空间选比亚迪,要操控选小米,没毛病!
三、终极拷问:你买的是参数,还是体验?
老司机们,电车时代别被马力数值忽悠了!汉L EV的3万转电机、兆瓦闪充是技术信仰,小米SU7的续航830km、人车家互联是生态王牌。
- 家用党:汉L EV后排能跷二郎腿,冰箱彩电大沙发,带娃神器顶呱呱。
- 极客党:小米SU7语音控制扫地机器人,天窗星空模式一开,直接“上头”。
最后灵魂一问:30万预算,你是选比亚迪的“狂暴性能全家桶”,还是小米的“智能生态单身快乐车”? 评论区等你血流成河!
祝大家事事顺心,买车如买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