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4混联系统直击增程短板,技术路线之争再升温
在近日的魏牌全新高山预售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的一番言论引发行业热议。他直接表态:“长城汽车打死也不做增程!”并犀利指出增程技术在中高速场景下的效率缺陷,强调长城将坚持混联技术路线,以Hi4系统实现更高效的动力传递。这场关于技术路线的“隔空交锋”,再度将新能源动力之争推向台前。
增程技术被批“效率低下”,能量损耗成硬伤
穆峰在发布会上详细拆解了增程技术的工作逻辑:发动机需先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为电能后,再经过多次交直流转换,最终由驱动电机转化为机械能传递至车轮。这一冗长的能量传递链条导致效率大幅衰减,尤其在高速行驶时,动力响应和能耗表现明显劣于直驱模式。
“光听这个过程就让人烦躁,更别提实际驾驶中的能量损失了。”穆峰直言。据长城测算,增程技术在中高速场景下因链路过长,效率远低于混联系统。而长城Hi4通过智能切换动力模式,可缩短2/3的传递路径,效率提升13%;高速爬坡时,通过档位调节发动机负荷,效率较增程再提升15%-20%。
技术路线之争:门槛低≠体验好
穆峰承认增程技术“开发难度低、成本低”,但强调这并非长城选择技术路线的标准。“如果只是为了降低门槛而牺牲用户体验,那是技术的退步。”他反问:“既然已有更好的新能源架构,为何还要向用户提供妥协的方案?”
这一观点直指当前增程市场的火爆现象。近年来,理想、问界等品牌凭借增程车型赢得部分消费者青睐,但其“发动机仅作为充电宝”的设计始终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增程结构简单、纯电驾驶体验好;反对者则批评其高速油耗高、动力冗余不足。长城此番表态,无疑将技术路线的优劣之争摆上台面。
Hi4混联系统:长城的“技术王牌”
作为长城的核心技术,Hi4混联系统通过双电机两挡DHT设计,实现纯电、串联、并联、直驱等模式的智能切换。其核心优势在于:
高速直驱: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避免多次能量转换损耗;
档位调节:两档变速器优化发动机工况,提升高速和爬坡效率;
全场景覆盖:兼顾城市低油耗与高速强动力需求。
穆峰表示,即使只有1%的用户需求,长城也会投入100%的努力优化技术。此番表态既是对Hi4的自信,也是对“技术冗余”价值的强调。
行业反思:用户需要怎样的新能源技术?
长城“拒做增程”的立场,折射出新能源行业的技术路线分化。增程派以“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解决续航焦虑,而混联派则追求全场景高效。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增程优势: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城市通勤为主的用户;
混联优势:高速性能强、能耗优化,适合多路况需求用户。
穆峰的发言或许略显激进,但背后是长城对技术路线的长期坚持。在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车企是否应该为“低门槛”牺牲技术深度?这场争论远未结束。但可以确定的是,最终评判权仍在用户手中——毕竟,市场永远会用脚投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