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洛杉矶车展上,一台挂着橙色拖车钩的本田SUV引爆了北美车迷圈——TrailSport版本的全新Passport,车身贴着醒目的“PASSPORT”标识,前保险杠的橙色拖钩在镁光灯下格外扎眼。
现场工程师演示了它的扭矩矢量四驱系统:单侧后轮悬空时,动力瞬间全部分配到另一侧车轮,轮胎卷着沙石轻松脱困。
围观的老外直呼:“这玩意儿比普拉多便宜一半,性能还更猛! ”
一、硬核配置拉满:这次本田玩真的?
北美市场最新上市的2026款Passport,起售价4.4万美元(约37万人民币),顶配TrailSport Elite版本也不过52万元。
对比国内普拉多动辄50万+的售价,本田直接甩出3.5L V6发动机+10AT变速箱的王炸组合,最大功率289马力,扭矩355牛·米。
更狠的是,这套动力总成匹配了第二代i-VTM4四驱系统,后轴最多能分配70%动力,左右后轮还能实现100%扭矩独立分配。
底盘才是本田的杀手锏:车身刚性全面升级,前横向刚度提升72%,后扭转刚度增加50%。
搭配31英寸全地形轮胎和211mm离地间隙,越野参数直接叫板普拉多。
北美媒体实测显示,它在35度陡坡攀爬中全程无打滑,而普拉多需要多次调整动力输出才能登顶。
二、城市与越野的“精分”设计
外观上,Passport彻底抛弃了本田以往的圆润风格:双层熏黑格栅、匚形LED大灯、外扩轮眉,活脱脱一副硬汉面孔。
但坐进车内,12.3英寸悬浮屏、BOSE 12扬声器音响、打孔真皮座椅,又瞬间把人拉回都市精英的舒适圈。
这种矛盾感还体现在空间上:2890mm轴距比普拉多长出45mm,后排腿部空间堪比行政级轿车,后备箱却能塞进两台山地自行车。
最让人纠结的是它的承载式车身——既想保留城市驾驶的舒适性,又要兼顾越野刚性。
本田的解决方案是在关键部位使用锻钢控制臂和铸铁转向节,底盘喷涂了隔音泡沫层。
实测数据显示,非铺装路面行驶时,车内噪音比普拉多低8分贝,但极限攀岩时车身抗扭性仍逊于非承载式结构的对手。
三、配置内卷:这些细节让普拉多车主破防
当普拉多还在用机械仪表盘时,Passport已经标配10.2英寸全液晶仪表+12.3英寸中控屏,支持无线CarPlay和谷歌地图。
越野党最爱的TrailWatch系统,通过4个摄像头实现360度实时路况监控,连石头缝里的蜥蜴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更夸张的是中控台上的110V电源接口,足够同时给无人机和探照灯充电——这在普拉多上得额外改装才能实现。
安全配置更是降维打击:8安全气囊中,前排采用三腔设计防止碰撞时头部侧滑。
本田Sensing系统升级了120度广角雷达,能识别15米外的路肩和坑洞,提前2秒发出预警。
对比普拉多那套十年没换代的主动安全系统,有北美车主调侃:“开Passport就像带了个电子导游,开普拉多全靠祖宗保佑。 ”
四、致命短板:为何与中国市场绝缘?
在北美4S店,TrailSport版本需要排队3个月提车,现代胜达、福特锐界等竞品被迫降价促销。
但本田官方明确表态:Passport暂无引进中国计划。
表面看是排量税作祟——3.5L发动机引进后价格可能突破45万,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国产新能源硬派SUV的崛起。
方程豹豹5、捷途山海T2等车型,用插混系统实现了更低油耗、更强扭矩,还自带对外放电等科技配置。
反观Passport那套纯燃油动力,在咖啡法则和新能源大势下显得格格不入。
有内部人士透露,本田曾考虑推出2.0T+混动版本,但因成本过高最终放弃。
结语:一场没有赢家的对比?
当普拉多车主炫耀非承载式车身的可靠性时,Passport车主正在用全景影像轻松通过交叉轴。
当国内车迷刷着海外测评流口水时,4S店销售在推荐油耗更低的插混SUV。
这台挂着本田标的硬派越野车,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燃油车的最后辉煌,也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残酷现实。
所以问题来了——
如果Passport真的国产,你会放弃新能源指标选择大排量自吸吗?
那些叫嚣“本田不懂越野”的人,敢不敢用30万预算和它在阿拉善拼一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