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出头买高阶智驾,海豚内饰却让人失望?

十万出头,整一套高阶智驾系统?这事儿听着就有点“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夜草”的意思。比亚迪新款海豚,擭着“智驾版”的名头,标价是真滴诱人,十来万就能尝鲜自动泊车,听着怪馋人。可转念一琢磨,那寒碜的塑料内饰、直冲脑门的异味…这又叫人直打退堂鼓。这到底是真香警告,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现如今这车企啊,卷得跟麻花似的,恨不得把浑身解数都塞进十万块的车里。自动泊车、车道伺服、自适应巡航,听着就云里雾里。可你要是细细咂摸,这些机能真有那么吃香吗?有多少老司机,每天都仰仗自动泊车?抑或,有多少人的车技,已经沦落到离了这些“拐杖”就寸步难行的地步了?

十万出头买高阶智驾,海豚内饰却让人失望?-有驾

这儿头就跑偏了。厂家一股脑地堆砌配置,仿佛配置越炸裂,竞争力就越能打。买家呢?也乐得瞧着配置单上眼花缭乱的功能,觉着这钱砸得值。可实际上,很多功能八成一年到头都难得用上几回。反倒是天天得扒拉的内饰质感、乘坐适意性,被扔到了犄角旮旯里。

海豚这款车,肚子里的空间是真不赖。架不住那轴距摆在那儿,家用代步是绰绰有余。劲头也足,起步麻溜,超车也洒洒水。续航也凑合,城里头溜达几天补一次电,也还算将就。可软肋就出在这个内装上。硬邦邦的塑料壳子忒多,手感糙,新车味儿冲…这可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要知道,车可不单单是个代步工具,它还是个会移动的“家”,一个得长时间猫在里头的空间。内饰的好坏,直接挂钩着你的驾驶体验和乘坐舒适度。

有人可能会撇撇嘴,十万块的车,你还想吃天鹅肉?这话听着仿佛有点道理,可仔细一掂量,也不尽然。十万块钱,也是老百姓一分一厘抠出来的血汗钱。咱不能指望人人都开劳斯莱斯,但也不能惯着车企用廉价的边角料来糊弄人。

十万出头买高阶智驾,海豚内饰却让人失望?-有驾

这背后其实是汽车圈里一个不大不小的毛病。车企为了抠利润,想法设法地降本增效。一方面,在智能驾驶这些“明面上”的地方下猛料,博眼球;另一方面,在内饰这些“里子”上能省则省,砍成本。结果呢?消费者掏钱买了一堆花拳绣腿的功能,却要捏着鼻子忍受廉价的塑料味儿。

与人们一贯的认知背道而驰的是,车内空气的健康性和安全性,往往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配置更金贵。说到底,智能驾驶只是锦上添花,而内饰却实打实地关系到你的呼吸和健康。仅凭这一个说法,就足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也有人会说,新车有点味儿是常事,晾它一阵儿就好了。可问题是,这个“一阵儿”到底是多久?如果这股味儿一直赖着不走,那对身体的荼毒又该怎么算?更何况,现在大伙儿对环保的诉求水涨船高,谁愿意花钱给自己添置一个“毒气室”?

十万出头买高阶智驾,海豚内饰却让人失望?-有驾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把板子打在“成本受限”上时,有没有反思过车企的社会责任?车企不能一门心思地钻到钱眼里,更要对咱老百姓的身子骨负责。不能为了蝇头小利,就把消费者的权益一脚踢开。

归根结底,买车这件事,还是要擦亮眼,捂紧钱袋子。不要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迷了眼,要扪心自问,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如果你对智能驾驶没那么大瘾,那倒不如把银子花在改善内饰体验上。说破大天,舒坦才是王道。

新款海豚横空出世,确实给十万级纯电动车市场掺进了一把活水。但同时也告诫我们,在追赶智能浪潮的同时,不要丢掉汽车最起码的底线。希望车企们能够真正站在消费者的一亩三分地里考虑问题,捣鼓出更多物超所值的硬货。

这么看来,十万出头买高阶智驾,这笔买卖到底划不划算?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铁板钉钉的是,汽车不只是一个“硬件堆砌”的物件儿,更是一个需要精心雕琢的“移动堡垒”。而这个“堡垒”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才是我们最应该上心的地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有驾APP下载-有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