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推“小车”萤火虫,能再造奇迹吗?
2025年4月19号,蔚来汽车搞了个大新闻!他们推出了第三个品牌叫“萤火虫”,而且第一款车也叫“萤火虫”。这车一出来就卖11.98万起,这个价格可不得了啊,直接跟比亚迪海豚、五菱缤果这些卖得特别好的电动小车抢饭碗了。
结果怎么样呢?头一天订单就破万了,大家在社交平台上讨论得热火朝天。李斌还说这是“全球最安全的小车”,那意思就是牛得很。但问题来了,这到底是蔚来真的想接地气、做大众市场的产品,还是因为要搞多品牌战略,所以匆匆忙忙推出的一个东西呢?
现在大家对它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人觉得它可能会改变中国电动小车市场的玩法。总之,这个萤火虫一出来,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蔚来杀入12万级市场,小车也能很安全?
蔚来推出的萤火虫车型,简直可以说是一次“自己革自己的命”。之前大家普遍觉得它的价格会锁定在14万左右,结果呢?一出手直接把起售价降低了3万块!这下连同一天发布的五菱缤果(起售价5.38万)都给比下去了,真的挺猛的。为啥蔚来敢这么干?其实背后是有原因的。今年2024年,他们的第二品牌“乐道”销量没达到预期,主品牌ES6和ET5的价格也已经跌到25万左右的市场了。这次萤火虫打着“高端小车”的旗号,杀进了12万级的市场,既是对“蔚来车至少30万起”的品牌承诺的一个小突破,也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做的妥协。
不过呢,便宜不代表质量差。萤火虫在安全性上真的是下了血本:车身用了83.4%的高强度钢材和铝合金,抗扭刚度达到了35700Nm/deg,全系标配9个气囊,还按照中欧双五星的安全标准来设计。蔚来老板李斌在发布会上说得特别直接:“小车也可以很安全,我们要造全世界最安全的小车。”这话一下子戳中了很多人心中的痛点,毕竟很多人都觉得微型车安全性能不行。但这也引来了一些质疑,比如这样的高配置是不是会让成本压力变大,那11.98万的价格会不会意味着别的地方偷工减料了?
总的来说,蔚来这次推出萤火虫,一方面是在市场竞争中主动出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当前的生存压力。至于到底能不能成功,还得看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了。
小车萤火虫:土味审美与全球化雄心
设计争议成了一个大热点。萤火虫的“三重奏大灯”被网友们调侃成“三眼煤气灶”,但李斌用“三生万物”这个东方哲学的概念来回应,还说欧洲那边的设计团队对这个设计特别认可。这就好像是“土味审美”和“国际认可”之间的冲突,其实也反映出蔚来在全球化战略上的雄心壮志,还有在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毕竟,萤火虫一开始就是冲着欧洲那400万辆的小车市场去的,而国内130万辆的市场只是它的“小打小闹”。现在欧盟那边搞反补贴调查,让出海的成本一下子涨了不少,这辆“生而全球”的小车,在中国还能不能混得开啊?
在智能化配置方面,萤火虫延续了蔚来一贯的做法,就是“技术过剩”:128Tops的算力、24个感知硬件,城市快速路里99%都能用的NOP领航辅助,连自动泊车都支持。不过呢,这次它第一次没用英伟达的智驾芯片,而是换成了国产的地平线方案。这个“降本不降配”的决定,到底是供应链自主化的重大突破,还是因为算力妥协的临时办法呢?蔚来没明确说,但这给整个行业留下了很大的遐想空间。
蔚来的换电生意会越玩越大吗?
最让人争论不休的就是换电这个事儿了。萤火虫虽然号称自己是“同级别里唯一支持换电”的,但问题是他们得单独建换电站,和蔚来主品牌的那些东西完全分开来搞。支持的人觉得集装箱式的换电站成本低、建起来也快,确实是解决小型电动车充电问题的一个新招儿。可反对的人就担心了,说这样另搞一套换电系统会让蔚来的钱袋子更紧张,毕竟人家已经亏了超过800亿了。现在宁德时代带着“能适配所有车型”的换电方案进来了,那蔚来的“封闭生态圈”能不能扛得住这种开放系统的挑战呢?
蔚来“萤火虫”,能行吗?
来聊聊这个事儿——11.98万的蔚来“萤火虫”(就是那款新车),你觉得它能在市场上混得开吗?
**支持派**:我觉得这车超值!它的性价比简直逆天,配置也比同价位的车高出一大截。这下子,电动小车的标准都被它重新定义了,妥妥的价值标杆!
**反对派**:我可不这么看。蔚来现在这个定价和定位有点迷,感觉它既想走高端路线,又想抢低端市场,自己把自己搞晕了。而且它的换电站要是到处重复建,后期维护成本肯定是个大问题,可能会拖累整个品牌。
**中间派**:我觉得这车实力挺强的,但还是得小心点。虽然产品本身没问题,但如果蔚来同时搞太多品牌,内部互相抢生意,那可能就麻烦了。所以,还是得看它怎么平衡这些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