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逆袭!现代起亚杀入专利收费阵营,汽车业迎来双向收费时代

2025年4月19日,全球专利许可平台Avanci官网更新的一则信息,悄然掀起了汽车行业的一场革命——韩国车企巨头现代(HYUNDAI)、起亚(KIA)与庆熙大学以“专利权人”身份加入Avanci Video专利池。这意味着,现代和起亚成为全球首个从“专利费支付者”逆袭为“收费者”的汽车厂商,彻底打破了车企在专利博弈中的传统角色。

一场身份倒转:车企从“买单”到“收钱”

过去,汽车行业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一直是通信、电子等科技企业的“专利付费大户”。以4G/5G通信技术为例,车企每生产一辆联网汽车,都需要向诺基亚、高通等权利人支付专利费。而此次现代起亚的加入,标志着车企首次以技术持有者的身份,通过专利池向流媒体平台(如Netflix、抖音、迪士尼等)收取费用,实现“成本对冲”。

这一转变被业内称为“双向收费”模式的开端——车企既为使用通信技术付费,又因持有视频编解码等专利向内容平台收费。若这一模式跑通,车企的专利支出压力或大幅降低。

车企逆袭!现代起亚杀入专利收费阵营,汽车业迎来双向收费时代-有驾

现代起亚的专利从何而来?三大猜想

现代起亚为何能跻身专利收费阵营?业内推测有三种可能:

1. 自主研发突破:现代集团旗下子公司(如现代摩比斯)可能在车载娱乐系统、视频传输技术上积累了大量专利;

2. 高校合作转化:庆熙大学作为共同加入方,或通过产学研合作将技术注入车企;

3. 集团内部资源整合:现代集团横跨重工、电子、建筑等多领域,不排除跨子公司专利打包的可能性。

尽管具体细节尚未公开,但足以看出车企正从“硬件制造商”向“技术供应商”转型。

车企逆袭!现代起亚杀入专利收费阵营,汽车业迎来双向收费时代-有驾

行业震动:一场专利博弈的链式反应

现代起亚的“逆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成本战变技术战: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或加速视频、通信技术研发,争夺专利池入场券;

专利池扩容博弈:若更多车企加入,Avanci等平台可能从“单向收割”转向“多方利益平衡”;

跨界竞争升级:科技公司与车企的专利合作与对抗将更复杂,甚至催生新的联盟。

隐忧与挑战:没有专利的车企怎么办?

对于缺乏技术储备的车企,现代案例提供了两条出路:

1. 抱团研发:通过行业联盟分摊创新成本,例如日本车企联合开发下一代车载通信标准;

2. 专利收购:收购中小科技公司快速获得专利包,类似大众早年收购诺基亚部分专利。

但这也可能加剧行业分化,形成“技术寡头”与“代工厂”两极格局。

专利博弈的下半场,谁能成为“规则制定者”?

现代起亚的破局,揭开了汽车业知识产权竞争的新篇章。未来,车企的较量不再局限于电池续航或自动驾驶——谁手握核心专利,谁就能在“双向收费”时代占据主动权。这场无声的战争,或许将重塑整个行业的利润分配规则。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专利成本能否转化为更优质的车载体验,才是真正的终极考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