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消费市场当中,雪铁龙始终凭借它别具一格的法系风格,还有那优雅的设计,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不过话说真的,这几年雪铁龙车主们所经历的那些“血泪教训”,着实让不少潜在买家心生畏惧。今日我们便深入地剖析一下雪铁龙购车的十大雷区,从技术的深度以及消费者所关注的要点这两个层面,全方位地解读这些问题的根源及其带来的影响。
首先保值率无疑是雪铁龙车主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二手车市场上,法系车的残值率低得惊人。
以雪铁龙C5为例,3年车龄的,残值率不足50%,而且天逸C5 Aircross三年打六折,这样的情况更是常态。
这种“跳水王”,其保值率让车主们在转手的时候,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果你打算购置雪铁龙,要么做好长久持有它的打算;要么准备好面对转手时承受巨大亏损的情况。其实买车宛如一场冒险之旅,你得明晰自身的需求以及承受能力。如果说你仅仅是一时头脑发热,那或许会遭遇极大的风险。
其次技术配置上的“魔毯底盘”也并非如宣传那般完美。
销售口中“比奔驰还舒适”的PHC自适应悬挂,实际体验却大打折扣。
在铺装良好的道路上,这套悬挂系统,确实表现得十分出色,但是一旦遇到城乡结合部的烂路,底盘传来的震动,竟然足以让后排乘客,呲牙咧嘴。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套系统,仅在顶配车型上提供,而且中低配车型的扭力梁悬挂,甚至会在过弯时,出现明显的侧倾。
再者维修保养的高昂成本也是雪铁龙车主们难以承受之重。
法系车的设计,比较复杂,维修起来,难度很大,工时费更是直逼豪华品牌。
以C5天逸为例子,更换一个大灯的时候,需要拆卸前保险杠,这其中的工时费以及零件价格,都让人感觉难以承受,甚至有些望而生畏。
除此之外,法系车的零件供应也是一大问题。
部分冷门车型,像毕加索、C4L的零配件,已经进入了“稀缺模式”。而且居然有车主因为等待零件,竟然不得不采取空运这种方式。
从消费者关注点来看,配置的“丐版化”,是雪铁龙的又一槽点。以2023款天逸C5为例,17.37万的悦享型,连倒车影像都需要选装,而且座椅更是织物与仿皮的拼接。这种“顶配以下皆丐版”的配置策略,让消费者在购买时,反而不得不咬牙上顶配,不然的话,就只能接受“毛坯车”的待遇。
除此之外,混动车型的实用性,确实值得商榷。天逸PHEV虽主打省油,但是实测亏电油耗竟高达7.8L/100km,而且动力切换时的顿挫感,反倒让人难以忍受。电池组占用后备箱空间,这样的话,实用性就大打折扣了。更糟糕的是,3年车龄的混动车型,保值率低到惊人,亏电油耗以及低残值率,居然让省下的油钱变得毫无意义。
在售后服务这块儿,雪铁龙的网点数量明显变少了,这事儿给消费者添了不少麻烦,让保养和维修都更不方便了。在全国范围里,雪铁龙的4S店数量,从最兴盛的时候的600家,急速缩减到不到200家。并且在有些省份,甚至整个省,就只剩下一家门店还在营业。因为售后网点大幅度削减,车主保养车的时候,得跑更远的路;而且在维修的时候,还有可能跟标致车主去抢有限的工位资源。
从技术深度来看,雪铁龙的“祖传毛病”,着实让人无奈。车主们频繁地投诉C5转向柱异响,天逸车机黑屏,凡尔赛A柱漏风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是小毛病,但是在日常驾驶中,却严重地影响了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最后从市场角度来讲,雪铁龙在国内市场的表现,着实令人感慨万千。曾几何时风光无限的法系车,现今却因“水土不服”之故沦为了小众品牌。神龙集团的销量,从那巅峰时期的70万台,急剧下滑至年销仅仅10万余台;而且经销商的数量也大幅度减少。这种市场表现的衰退,不但使车主在购买时遭遇更多风险,实际上也让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进一步降低。
雪铁龙购车存在十大雷区,从技术层面的深度,到消费者所关注的要点,都将其在产品设计、配置策略以及售后保障等方面的欠缺展现了出来。倘若你看完这些仍决意购买雪铁龙,这样要记住,你购买的是情怀,而非性价比。其实开法系车就好似谈恋爱——外人瞧着揪心,自己却又痛苦又快乐着。不过说真的,下次修车时,可别对着那价格不菲的账单落泪就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