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朋友去选车,预算28万左右,原本直奔宝马4S店看325Li,结果试驾完凯迪拉克CT5之后,朋友当场就决定刷卡了。我问他为啥不选宝马,他神秘一笑:“这车开起来像打游戏,连后视镜都能玩出花来,你信不信?” 结果那天下午,我们在重庆的山路上把CT5开得跟过山车似的,连路边啃草的黄牛都停下来看热闹。
先说说这车到底有什么魔力。坐进驾驶舱第一眼就被33英寸的曲面屏镇住了——这玩意儿比我家65寸的电视还宽!最神奇的是,空调按键居然保留了实体旋钮,手指头一转就有咔哒咔哒的机械声。朋友边调温度边嘚瑟:“现在那些新能源车恨不得把所有按钮都塞进屏幕里,开个暖风还得划拉三下菜单,咱这车多实在!”
开起来更带劲。从4S店出来拐上内环快速路,运动模式一开,发动机突然发出“嗡——”的声浪,跟手机震动似的从座椅传到后背。朋友突然喊:“快看流媒体后视镜!” 后车窗明明被后排座椅挡了一半,后视镜里却像开了上帝视角,整条马路看得清清楚楚。等红灯时旁边宝马3系车主伸着脖子往我们车里瞅,估计在琢磨:“这后视镜咋还能看直播?”
要说最惊喜的还是跑山路的表现。我们把车开到铁山坪森林公园,连续发卡弯道上,CT5的底盘就像吸在地面上。有个急弯我下意识去抓手刹,结果朋友油门都没松,方向盘一甩就过去了。他说这车装了电磁悬挂,过弯时外侧避震会自动变硬,跟武侠小说里的千斤坠似的。半山腰停车休息时,几个骑摩托的重庆崽儿围过来拍照,有个戴棒球帽的小哥说:“哥老倌,你这个底盘怕是装了磁铁哦?”
重点说说和宝马3系的对比。之前陪朋友试过325Li,两辆车停在一起特别有意思:宝马像穿西装的运动员,CT5像穿运动服的绅士。宝马的操控确实顺滑,但CT5多了几分“较劲”的乐趣——方向盘偏重,转弯时能清晰感觉到前轮在跟地面较劲,就像健身教练让你做抗阻力训练。有次在江北嘴金融城的地库,朋友开着CT5玩漂移,后轮卷起的灰尘把旁边特斯拉的车主吓得直按喇叭。
配置方面更有意思。CT5的座椅按摩功能被我们玩坏了——开长途时调到波浪模式,副驾哥们说像有人在给他做泰式按摩。最绝的是无线充电板,朋友的iPhone15放上去半小时,拿起来居然是凉的。对比之前试驾某新势力车型,手机烫得能煎鸡蛋,这细节真心加分。还有个隐藏彩蛋:对着中控喊“打开赛道模式”,仪表盘会变成红色转速表,音响还会模拟V8发动机声浪,虽然知道是假的,但肾上腺素照样飙升。
空间这事儿得实话实说。CT5后排中间凸起确实高,有次我们五个大老爷们挤车去吃火锅,坐中间的老王全程劈着腿,下车时走路姿势像刚骑完马。不过朋友理直气壮:“买这车谁天天拉满人啊?再说了,副驾姑娘的腿托能拉长10厘米,这设计多贴心!” 后来还真验证了这句话——有次他送女同事回家,人家下车时说了句:“你这车座椅比按摩椅还舒服。”
最后聊聊价格。朋友买的尊贵版,裸车28万拿下,比宝马325Li便宜了将近5万。销售小哥悄悄说,这价格能买到 Brembo刹车卡钳、mLSD限滑差速器和电磁悬挂,放在宝马那儿起码得40万往上。提车那天我们算了笔账:省下的钱够加三年98号汽油,或者买1200杯星巴克,或者...给车贴个改色膜再换套锻造轮毂。朋友最终选择拿这笔钱装了套原厂运动套件,现在他的CT5看起来比4S店的展车还帅。
现在朋友成了凯迪拉克野生代言人,见人就安利CT5。上周同学聚会,开宝马3系的老王偷偷问他:“听说你们车友会经常组织自驾游?下次带我一个呗。” 结果你猜怎么着?上周末我们车队里多了辆崭新的宝马3系,老王开得比谁都欢——看来运动轿车的魅力,终究是藏不住的。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