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开车必须关掉这个按钮!老司机都栽过跟头,学姐教你保命技巧
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能让你“一秒毁车”的功能——自动启停。
最近全国多地暴雨预警刷屏,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甚至出现大暴雨,但很多车主还在用这个功能,轻则烧钱修车,重则发动机报废!学姐我干了20年汽车工程,今天就掰开揉碎说清楚:为什么雨天必须关掉它?怎么关?关完还要注意啥?
---
一、自动启停:省油神器or毁车元凶?
“这车,有点东西!”——当年车企宣传自动启停时,标榜它能降低5%-10%的燃油消耗。
原理很简单:等红灯时深踩刹车,发动机自动熄火;
松刹车踩油门,发动机瞬间重启。
听起来环保又省钱,但实测下来,省下的油钱还不够换电瓶!
以某德系车为例(数据来源:某第三方测评机构),开启自动启停后,城市路况百公里省油约0.3L。
按一年1万公里计算,省下的油钱不到200元,但一块AGM启停电瓶价格在1500-2500元,寿命还比普通电瓶短2-3年。
“省油”变“费钱”,你说气不气?
更致命的是,雨天涉水时,自动启停可能直接让发动机报废!想象一下:你冲进积水路段,发动机因进水熄火,此时若未关闭自动启停,抬刹车的瞬间系统会自动尝试点火——发动机二次进水,气缸直接顶弯,维修费轻松过万,保险公司还拒赔!
---
二、暴雨天为何必须关掉自动启停?
“这个车,有点意思!”——车企默认开启自动启停,却从没告诉你:涉水熄火后,它就是个“自杀按钮”。
原理剖析:
1. 涉水时发动机熄火:积水进入排气管或进气口,导致燃烧室进水,发动机憋停。
2. 自动启停触发二次点火:系统误判为“等红灯状态”,一旦松刹车,立即尝试重启发动机,此时气缸内积水未排空,活塞运动受阻,直接造成机械损伤。
血泪案例:
去年郑州暴雨,一位车主开着某日系SUV涉水熄火,因未关闭自动启停,二次点火导致发动机大修,维修费4.2万元,保险公司以“人为操作失误”拒赔。
“省油?省了个寂寞!”
---
三、雨天行车保命指南:一关三开
1. 关自动启停:
- 操作位置:中控台或档把附近,图标为“A+环形箭头”。
- 关键动作:上车点火后,第一时间关闭!别等积水路段才手忙脚乱。
2. 开雾灯:
- 前雾灯:穿透力强,暴雨中照亮前路,图标为“三道斜线+波浪线”。
- 后雾灯:红色高亮,防止后车追尾,但切记雨势减弱后及时关闭,避免晃瞎后车司机。
3. 开后视镜加热:
- 图标:长方形框+三条波浪线。
- 作用:10分钟内蒸发镜面水珠,视野清晰度提升80%(数据来源:某车企实验室)。
4. 开ESP车身稳定系统:
- 图标:小车打滑轨迹。
- 作用:监测轮胎打滑时,自动对单侧车轮制动,防止侧滑或甩尾。
某美系车实测显示,开启ESP后,湿滑路面失控概率降低60%。
---
四、横向对比:哪些车型容易踩坑?
学姐整理了市面上主流车型的自动启停设计,发现两大“坑点”:
| 车型 | 自动启停逻辑 | 雨天隐患 |
|----------------|------------------------------------|--------------------------------|
| 某德系豪华品牌 | 默认开启,需每次手动关闭 | 涉水熄火后极易二次点火 |
| 某日系家用车 | 可永久关闭,但需4S店刷程序 | 车主常误以为已关闭 |
| 某国产新能源车 | 涉水深度超30cm自动禁用启停(黑科技!)| 安全性最佳,但仅限高端车型 |
结论:
- 燃油车:养成上车关启停的习惯,别指望车企“良心发现”。
- 新能源车:部分车型已加入涉水保护逻辑,但10万元以下车型暂无此功能。
---
五、争议讨论:自动启停该不该取消?
支持派:“省油合规,政策逼的!”(某车企工程师原话)
反对派:“省油不省钱,鸡肋设计劝退!”(某汽车论坛投票,89%车主支持取消)
学姐观点:
自动启停本质是车企应对排放法规的“应试设计”,实际用户体验差、隐患多。
与其纠结关不关,不如推动行业升级:
1. 强制涉水保护:所有车型加入水位传感器,涉水时自动锁死启停功能。
2. 优化电瓶寿命:改用超级电容+锂电池组合,降低频繁点火损耗。
---
六、结语:你的一个小动作,省下万元修车钱
暴雨天行车,关掉自动启停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养成预判路况的习惯:遇积水果断绕行,水深超轮胎一半直接弃车保命!
互动环节:
你在雨天遇到过自动启停的坑吗?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学姐抽3位车友送《暴雨行车安全手册》!
结尾标准语: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
---
学姐说车,下期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