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米雷总和SU7 Ultra在武大樱花树下拍照刷爆朋友圈时,另一边的新能源车圈却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曾经风光无限的哪吒汽车正在生死线上挣扎,工厂几近停摆,员工大批离职,车主维修无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同样是做新能源车,小米热得发烫,哪吒却快凉透了?
哪吒汽车的创始人方运舟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圈的"敢死队"。早在2014年,当大街上还清一色是油车,几乎没人看好新能源赛道时,他却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奇瑞,创办了合众新能源。那时候国内根本没有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不成熟,资金缺口大,外形设计困难,简直是在"裸泳过河"。不过,方运舟似乎算准了这波风口,坚信新能源汽车会成为未来趋势。
转机出现在2017年,方运舟的合众新能源获得了国家支持,团队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为了打造响亮的品牌,他们选择了"哪吒"这个名字(别误会,跟动漫《哪吒》可没关系)。哪吒的第一款车型N01一经推出,因为低价和时尚的外形,立刻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目光。三年前,哪吒甚至成为了新能源车销量榜首,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好景不长,哪吒开始走下坡路。原因到底在哪?一开始哪吒主打低价策略,定价基本都在十万以下,性价比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但随着2023年后,市场上出现了更多高端新能源车型,哪吒意识到不能一直走低价路线,开始增加研发投入,推出高端车型。研发费用上升导致车辆定价也水涨船高,与之前的十万以下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些冲着"性价比"来的老客户纷纷表示"不买账",新客户又被其他品牌吸引走了。
更要命的是,哪吒的服务体验简直是"倒退式创新"。有消费者反映,明明附近就有哪吒店,却被要求车辆故障只能跨省修理,这种"神操作"让很多车主不得不弃车另找交通工具。这哪是买车啊,简直是给自己找罪受!
深挖一下就会发现,哪吒早已内部腐烂。据哪吒高管爆料,公司在三年内欠下了惊人的180亿债务!这个窟窿有多大?就算卖出天量的新能源车也难以填补。除了债务缠身,供应商频频起诉,生产线冷清,车间里只有偶尔的机器轰鸣声,像是在悲伤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长期发不出工资导致大批员工选择离职,连CEO张勇也卸任了。陷入绝境的哪吒只能寻求融资续命,但面对这样一个"风险股",投资者都是望而却步。投资本来就是为了赚钱,谁愿意往一个看起来快要沉船的公司里扔钱呢?
虽然哪吒走下坡路,但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小米、长安、红旗、比亚迪等品牌都有不错的前景。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发展迅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随着全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的新能源汽车自然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
当然,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创新方面仍面临瓶颈和困难,价格和研发资金存在限制,技术难关如同小米那样的耐用性也是大难题。但不可否认,新能源是大势所趋。
从哪吒的"翻车"中我们可以看出,做新能源车不能只看风口,质量和服务才是王道。如今的新能源市场已经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消费者不再只看价格和噱头,而是更加关注品质、体验和售后。哪吒之所以"暴雷",正是因为在这些方面跟不上市场变化。谁能在多变的市场中不断创新,提升品质与服务,谁就能在未来的新能源赛道上笑到最后。你觉得,下一个"暴雷"的会是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