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广告打得好,连销量都跟着飙。华为请了刘亦菲代言问界,雷军的心,估计凉了好几度。
说实话,刘亦菲这么一出场,那场面绝了。那裙子,那个笑容,简直把问界车瞬间变成了展厅的“七彩霓虹灯”,把观众的注意力都从车身线条上挪走了——直接说:这可是个让人硬气侧目的“大嘴营销”啊,一招打得精明又漂亮。
你说这手法咋就这么扎心呢?雷军费劲心机打造的小米Su7刚准备亮相,硬生生被这仙气逼人的神仙姐姐抢了风头。毕竟,品牌力不是几句文案堆出来的,视觉冲击和明星光环能让普通消费者脑子一热,直接掏钱。
这刘亦菲代言背后也不是全是光鲜。评论区的那几个声音,很接地气——“代言费是割韭菜?”、“她自己到底买不买车?”、“代言费不就是咱们真车主埋单?”这些都说出了不少车主的心声。
咱不能忽略这点:给明星花上亿,确实能造势,但这钱是从谁口袋掏出来的?消费者们的耐心有限,买车不是买偶像。不少八竿子打不着的营销,长远看来,终究敌不过“铁打的品质”。
这刘亦菲代言风波里,还有个很有趣的点——有人还吐槽“一个爱国品牌邀请美国人代言不被骂,小米要是请美国人代言可能会被打死”。这事儿说到心坎上——咱们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质疑,不止是技术和产品,更有身份认同感的考量。
别光顾着明星光环,要让产品真的“硬气”起来,才是赢得消费者的王道。
华为的“智界”能凭明星撑起来吗?其实华为和多家车企合作,自己没造完整车,只负责智能系统。这几款车本质上是换了个壳的,实力上并非立竿见影。行情不错,背后靠的还是混合了明星脸和“科技加成”的属性。
与其说问界被刘亦菲扮靓,不如说这招是用“花瓶”吸引眼球。问题是花瓶能撑多久?品牌美誉靠的不是美女,而是品质和服务。
雷军的境遇倒也挺耐人寻味——小米做车还在摸索,口碑和技术积累还没到顶点,结果对手一个“气质绝佳”的代言人就能掀起海浪,这就像篮球比赛里你还在练基本功,人家已经打出花式扣篮,让你尴尬到连投篮都懒得投了。
看评论你还能发现,还有一种声音更锋利:“好的产品根本不需要代言,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是啊,这才是最扎心的真理!终究,车型好不好,开起来顺不顺,有没有坑,才是买家终极关心的。
这种“花瓶营销”,就像一场华丽的舞台剧,明星帅气,音乐震撼,灯光闪耀,但剧本和演员表现终究才是观众留下的理由。
雷军要郁闷,也正是因为明白——好看的皮囊固然吸睛,但要想长跑,得靠真材实料。
总结一句:刘亦菲代言的华为问界,帅是帅,热闹不得不说,但想真正俘获市场,质感和口碑才是最硬的底气。雷军和小米还得拿出更多硬功夫,别被这光鲜外衣抢了风头就只会闷声吃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