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买“燃油车”,坚持“4不买”,不是固执,是换过3辆的教训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

今天咱们聊聊买燃油车那些事儿。

如果再买“燃油车”,坚持“4不买”,不是固执,是换过3辆的教训-有驾

你有没有被4S店销售天花乱坠的宣传忽悠过?

有没有对着配置单两眼一抹黑,最后稀里糊涂定了顶配?

又或者,被“性能怪兽”、“操控之王”之类的标签迷得神魂颠倒,结果提车后发现,这车也就那样?

先说这顶配的事儿。

好多车企玩的是“顶配以下皆丐版”的套路,入门版恨不得连收音机都给你省了,逼你一步步往上加。

如果再买“燃油车”,坚持“4不买”,不是固执,是换过3辆的教训-有驾

我有个朋友,买车时销售一顿忽悠:“这中配啊,没天窗,多掉价啊!顶配带座椅加热,冬天多舒服!还有自动泊车,科技感十足!”他一听,好像也对,咬咬牙上了顶配。

结果三年下来,天窗开了不到五次,南方冬天根本用不上座椅加热,那自动泊车更搞笑,每次遇到狭窄车位,它都识别不了,还得自己手动停。

白白花了三万多,就买了一堆用不上的配置,你说冤不冤?

再来说说“参数党”的陷阱。

现在很多车企,宣传时恨不得把“零百加速”刻在脑门上。

好像这车跑得越快,就越牛。

如果再买“燃油车”,坚持“4不买”,不是固执,是换过3辆的教训-有驾

我之前也迷信过这玩意儿,看上一款德系车,宣传180马力,7秒破百,一听就带劲!

结果开起来,那变速箱顿挫得像拖拉机,低速跟车油门反应慢半拍,开着比10万块的买菜车还难受。

后来试驾了一款日系车,数据上比德系车差一点,但是开起来那叫一个丝滑,动力输出平顺,超车、并线都得心应手。

这才明白,参数只是参考,实际驾驶感受才是王道。

还有那些“全网吹爆”的网红车,更是要小心!

如果再买“燃油车”,坚持“4不买”,不是固执,是换过3辆的教训-有驾

铺天盖地的广告、明星代言、各种概念包装,恨不得把这车吹上天。

我有个朋友,被一款号称“重新定义越野”的SUV迷住了,广告里那车爬坡就跟玩儿似的,45°陡坡轻松拿下。

结果他开着这车去郊外,遇到个15°的泥坡就歇菜了,轮胎打滑,动弹不得,最后叫了拖车才脱困。

后来才知道,广告里的坡道铺了防滑垫,轮胎也换成了专业的越野胎,妥妥的虚假宣传!

更坑爹的是“选配比车贵”的套路。

有些豪华品牌,选配简直丧心病狂。

如果再买“燃油车”,坚持“4不买”,不是固执,是换过3辆的教训-有驾

你想选个座椅加热?

对不起,必须捆绑方向盘加热。

想要ACC自适应巡航?

必须先选装车道保持。

连车身颜色都要加价!

如果再买“燃油车”,坚持“4不买”,不是固执,是换过3辆的教训-有驾

我之前看上一款欧系车,中配落地30万,结果选完配置一看,好家伙,奔着40万去了!

后来我找了个改装店,同样的配置,只花了一万多就搞定了,还带质保,你说气人不气人?

所以啊,买车千万别冲动,一定要多试驾,多比较。

别被销售的花言巧语迷惑,也别被参数表上的数字蒙蔽。

多看看车评,多听听老司机的建议,才能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记住,买车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而不是为了给车企交智商税!

各位观众老爷,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旨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倡导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或修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