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道路旁停车收费这事

最近成都街头发生件新鲜事儿。有位车主被停车公司找上门催缴费用,一查欠费金额着实吓一跳——好家伙,足足两千多块钱!可这位车主压根不慌,接过缴费单当场就撕成碎片,撂下句硬气话:“就算只欠一毛钱,我也坚决不交!”

细问缘由,车主越说越来气。他掰着指头算账:“买车时交了购置税,加油费里含着养路费,现在路边停车还冒出个科技公司来收钱?这马路又不是谁家私宅,公共资源咋能让第三方拿来赚钱?”说着说着情绪激动,差点和催缴员吵起来,“小区停车交物业费,商场停车交管理费,敢情现在连马路牙子都成了‘摇钱树’,咱们车主就只能当‘冤大头’,被反复割韭菜?”

关于公共道路旁停车收费这事-有驾

围观群众里有位热心大爷也跟着吐槽:“现在科技发达得很,连垃圾桶都联网了,你车停哪儿、停多久,后台看得一清二楚。我孙子前几天乱停车,人家直接往挡风玻璃贴了张带二维码的单子,撕都撕不掉,不扫码处理根本走不了。”这话引得众人一阵哄笑,又带着几分无奈。

关于公共道路旁停车收费这事-有驾

这事看似是车主和停车公司的矛盾,实则反映出当下城市停车管理的复杂现状。智慧停车本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停车难,初衷是好的。但当车主觉得自己被重复收费、公共权益被变相侵占时,抵触情绪自然就上来了。第三方公司收费的合理性、透明度,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是否到位,都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关于公共道路旁停车收费这事-有驾

换个角度想,城市管理离不开资金支持,智慧停车系统的建设、维护都需要成本。但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商业运营,如何让车主心服口服地缴费,或许相关部门和企业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光靠催缴和强硬手段,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把账算明白、把理讲清楚,才能让大家心甘情愿地配合,真正实现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