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现在掏钱买车,可不是图个能挪窝儿就完事儿。智驾体验得有,安全系数得高,最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腾势N9这车,自诩“科技安全全能旗舰SUV”,听这名头,感觉像个武林盟主,但真能打吗?
新车上市,叫卖吆喝肯定少不了。又是“天神之眼B智能领航”,又是“易三方技术”,听着像黑科技,但咂摸咂摸滋味,这些玩意儿真能搔到咱的痒处?还是只是厂家的新一轮“装备竞赛”,堆料唬人?
先聊聊这“天神之眼B”。号称安了32个“眼睛”,要给周围环境做个全身CT。这话听着,好像能让开车变轻松,尤其是在那些堵到怀疑人生的“一线城市”。早晚高峰,想找个停车位,堪比大海捞针,长途奔袭,更是累觉不爱。这玩意儿要是能解决这些痛点,倒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但话说回来,这套系统真就那么灵光?传感器越多,是不是意味着“翻车”的几率也水涨船高?那些精密的算法,在电光火石间,会不会反而变成累赘?自动驾驶这玩意儿,说到底,得让人能把心放回肚子里才行。毕竟,性命攸关,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说这“易三方技术”。能原地掉头,还能斜着走。听着挺花哨,感觉像开高达。但现实是,咱真用得上这些绝活吗?城里的路,是越修越宽敞了,可车位,却越划越金贵。就算你原地转得再溜,没地儿搁,也还是抓瞎。
当然,厂家肯定会辩解,这是为了提高驾驶乐趣。可对大多数人来说,开车就是为了通勤赶点,为了接娃放学,为了周末短途散心。驾驶乐趣,那是少数玩家的执念。更何况,这些功能,会不会让后期维护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毕竟,技术越复杂,出幺蛾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而且,这些高科技配置,说到底,还是得消费者买单。车价一路走高,钱包却越来越空。现在大环境不太平,挣钱像抽丝。砸这么多银子,买一堆可能吃灰的功能,真的划算吗?
站在厂家的立场,巴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一股脑塞进车里。这样才能卖个好价钱,才能在红海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但是,厂家也该掂量掂量,消费者真正惦记的是啥?是那些华而不实的噱头,还是皮实耐用的底子?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买车还是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天花乱坠的宣传给忽悠瘸了,要摸清自己的真实需求。智能化、安全性固然重要,但实用性、可靠性、性价比,一个都不能少。
现在的汽车市场,越来越像手机圈了。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各种黑科技亮瞎眼。但归根结底,决定一款车能否长红的,还是它的品质和口碑。
其实,汽车行业也该扪心自问,是不是有点剑走偏锋了?一门心思扑在智能化、电动化上,是不是冷落了汽车的本分?汽车的本分,是安全、可靠的代步工具。而不是一个插满电子元件的“大玩具”。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汽车当成一种高科技产品时,是不是忘了它作为交通工具的初心?就像智能手机,功能再多,信号不好,也是白给。汽车也一样,技术再牛,安全性拉胯,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所以,腾势N9也罢,其他智能汽车也罢,最终还是要回到“安全”这条主线上来。只有安全了,才能谈其他的。这才是消费者最最在意的,也是车企应该放在心尖上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