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44%,发动机技术强悍的本田,为何暴跌来得这样突然?

“一日本田,终身本田”、“本田买发动机送车”,五年前,本田还是中国车市的一段佳话。然而,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本田今年8月份在华总销量仅为5.6万辆,同比骤降44.3%,不足比亚迪月销量的六分之一。仅一个月前,本田还宣布将关闭两家工厂,削减50万产能,这一规模在日系车中是空前的。

曾凭借强悍的发动机技术而闻名的本田,怎会遭遇如此迅猛的跌落?

长期以来,本田以其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汽车核心技术上的优势,尤其是那世界著名的发动机技术,拥有一段辉煌的历史。

暴跌44%,发动机技术强悍的本田,为何暴跌来得这样突然?-有驾

本田最初是以生产摩托车起家的,而摩托车的核心便是发动机。作为日本五大车厂中唯一一家参加过F1大赛的厂家,本田在1983年用1.5L的V6发动机,创造出600马力的传奇,一举击败了法拉利、福特和保时捷等老牌巨头。到了1986年,本田又创造了900马力的新传奇,至今仍无厂家能在小排量平台上达到此等马力。

暴跌44%,发动机技术强悍的本田,为何暴跌来得这样突然?-有驾

在思域上,本田也曾创造过一段神话,即B16B红头发动机,这款1.6L自然吸气发动机达到了190马力的惊人输出,这一数据在当今依旧让许多现代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望尘莫及。本田的思域1.5T发动机能够爆发出177匹马力,令丰田也自叹不如。本田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突破美国最严厉排放标准的品牌,显示了其在发动机技术上的显著优势。

暴跌44%,发动机技术强悍的本田,为何暴跌来得这样突然?-有驾

本田的发动机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长期是其王牌,一度被比亚迪、长城、奇瑞等品牌或直接使用、或仿造,甚至衍生出“20万公里才过磨合期”的传说。这些技术口碑和性能让本田一度在中国市场几乎无人能敌。

暴跌44%,发动机技术强悍的本田,为何暴跌来得这样突然?-有驾

2020年是本田的巅峰之年,当年7月本田在华销量近14万辆,是现今月销5万辆的近三倍。同年12月份,本田在华销量更是突破了20万辆,是现今的四倍。那一年,本田在中国市场售出162.7万辆汽车,支撑起其半壁江山的营收,并以241亿元的净利润,跻身全球前五大车企之列。而那时,国内新能源车企比亚迪还处于市场起步阶段,全年仅售出45万辆。

本田接连推出新一代XR-V、CR-V等近十款车型,飞度、思域、雅阁、CR-V、奥德赛……本田推出一款,便大受欢迎,曾在武汉投资约30亿元建设新工厂,将年产能提升20%,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暴跌44%,发动机技术强悍的本田,为何暴跌来得这样突然?-有驾

然而仅仅三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超出所有人预期,本田的新能源车转型明显滞后。三年前,本田中国推出了纯电动车品牌“e”,原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大力发展,但市场变化远比预期来得快,本田的主销车型仍以燃油车为主。

在电机、电池、电控、传感器、芯片、软件算法等本土产业链的加持下,比亚迪、蔚小理问界、长安、吉利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强势崛起,使日系车的市场份额下降至仅剩14.4%。

截至今年前七个月,本田在华累计销量为468,473辆,同比下降24.4%。按照这一趋势,本田今年的销量将不会超过80万辆。这背后反映的是,国产新能源车的崛起已经冲击了本田以发动机技术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燃油经济性,进一步压缩了日系车的生存空间。最先受到影响的是比亚迪,其通过实施油电同价、电比油低的两轮价格战,使得其他品牌难以跟进,日产首先遭受重创。

接下来就是本田,思域和型格是本田销量第一梯队中同比衰退最多的。而丰田的卡罗拉和雷凌则是南北丰田衰退的重灾区,尽管卡罗拉长期被视为紧凑型家轿市场的标杆。然而,比亚迪秦L的推出,在油耗上低于卡罗拉,在续航里程上也拉开了差距,其起售价仅为9.98万元,给卡罗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技术层面,本田地球梦L15B系列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以38%的热效率排名全球第四,而比亚迪全球最高量产发动机的热效率为46.06%,百公里油耗仅为2.9升。当前,包括本田在内的日系油车续航通常在500到1000公里之间。而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综合续航可达2000公里。

我们可以看到的现实是,本田虽然拥有先进的i-MMD混动系统,如雅阁、CR-V、皓影等车型便是其技术的体现。但令人困惑的是,尽管拥有这项技术,他们并未将其广泛应用于插混车型上。而在中国市场,插混车型已成主流。

暴跌44%,发动机技术强悍的本田,为何暴跌来得这样突然?-有驾

这段文字揭示了本田在中国市场的困境:由于日方在合资企业中严格掌控产品开发的决策权,导致本田车型越来越难以符合中国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目前,从省油经济性角度考虑,本田的燃油车无法与国产纯电动车相比,也难以与国产插电混动车竞争;在车辆配置、内饰以及智能化水平方面,本田的燃油车也已经落后于国产新能源车一个时代。

曾经,日系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高达25%,但现在,日系三大品牌的总销量甚至不如比亚迪一家。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日系品牌中,本田受到的冲击要比丰田更严重。

首先,本田的电动车开发一直未能取得突破。从纯电动车的销量来看,本田的e

系列两款车型每月的销量仅为数百辆,而首款车型e
(极湃1)的销量甚至难以用惨淡来形容。

去年11月,本田推出了广汽本田e

(极湃2)和东风本田e
(猎光),尽管本田没有气馁,但产品销量依然低迷。

其次,本田虽然精于发动机技术,但未能在品牌溢价方面做得足够好,缺乏高价位车型来维持利润,导致一旦性价比市场受到冲击,就没有高价位车型来填补盈利的空白。相比之下,丰田则是依靠卡罗拉、雷凌等车型进行价格战,虽然不赚钱,但荣放、锐放、锋兰达、威兰达等主力SUV线成功弥补了亏损。

暴跌44%,发动机技术强悍的本田,为何暴跌来得这样突然?-有驾

除了CR-V皓影表现尚可之外,本田在高价位车型的产品线相对薄弱,且在价格和市场口碑方面也不如丰田坚挺。这一切导致本田的下滑速度更为迅速。

暴跌44%,发动机技术强悍的本田,为何暴跌来得这样突然?-有驾

如今,广州本田位于广州的一家有着20年历史的工厂将于10月份关闭,该工厂之前主要生产雅阁,年产能为5万辆。

今年5月,广州本田开始大规模裁员,东风本田位于武汉的一家年产能高达25万辆的工厂,也将从11月起停产。本田在中国总共有7家工厂,其中2家即将关闭,形势极为严峻。

本田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中国汽车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中国技术的迅速超车和民族品牌的崛起下,2023年我国的汽车出口量达到了491万辆,同比大增57.9%,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1月至7月,中国汽车出口量为348万台,同比增长25%。

暴跌44%,发动机技术强悍的本田,为何暴跌来得这样突然?-有驾

曾经,我们国家积极向日本车企学习技术和经验,而现在局势已经发生了翻转,日系车企开始向中国企业学习。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在混合动力领域一直领先,但现在也开始采用比亚迪的插电混动技术。今年5月8日,丰田的在华合资企业宣布将调整其技术路线,未来不再使用丰田原有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转而采用比亚迪的DMI技术。

此外,据日本媒体报道,日经BP社对比亚迪海豹进行了全面拆解,并据此撰写了一本350页的分析书籍。尽管该书售价高达8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5万),但仍然被迅速抢购一空。

本田并未完全屈服,在削减燃油车产能的同时,广汽本田的新能源汽车工厂也将在11月开始投产。尽管本田仍在努力挣扎,但趋势已经明显,本田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正在成为一股全球化的强大潮流。

#深度好文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