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皮卡崛起!小众市场逆袭,燃油车慌了吗?

纯电皮卡:小众市场的实用主义革命

皮卡在中国市场一直是个特殊存在,既不像轿车那样普及,也不像SUV那样受欢迎。

但有趣的是,当传统燃油皮卡还在为政策限制发愁时,纯电皮卡已经悄悄打开了另一扇门。

纯电皮卡崛起!小众市场逆袭,燃油车慌了吗?-有驾

你可能不知道,现在市面上已经有超过十款纯电皮卡可供选择,价格从十几万到上百万不等,覆盖了从工具车到豪华玩具的各种需求。

谁在开纯电皮卡?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纯电皮卡崛起!小众市场逆袭,燃油车慌了吗?-有驾

传统观念里,开皮卡的不是工地老板就是农场主,但纯电皮卡的用户画像要丰富得多。

我接触过几位车主,发现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小型企业主。

纯电皮卡崛起!小众市场逆袭,燃油车慌了吗?-有驾

建材店老板老王告诉我,他每天要在城区跑七八趟送货,以前开柴油皮卡,一个月油费三四千,换成纯电后成本直接砍半。

关键是城区不限行,送货效率提高了不少。

第二类是新型农民。

纯电皮卡崛起!小众市场逆袭,燃油车慌了吗?-有驾

浙江的草莓种植户小李算过一笔账:他的大棚距离包装车间有三公里,每天要往返十几趟,用电动皮卡比燃油车每年能省下两万多块钱。

"省下的就是赚到的",他这么跟我说。

第三类是户外玩家。北京一群越野爱好者组建了可能是全国第一个纯电皮卡俱乐部,他们发现电动皮卡在低速扭矩表现上比燃油车更出色,特别适合攀爬和拖拽。

纯电皮卡崛起!小众市场逆袭,燃油车慌了吗?-有驾

第四类是家庭用户。深圳的张先生家里有两台车,一台纯电轿车日常通勤,一台纯电皮卡周末带全家出游。"能装又能跑,关键是不用担心限号",他说出了很多家庭用户的心声。

第五类是特殊行业用户。电力维修、市政养护这些单位开始批量采购纯电皮卡,看中的是使用成本低和环保形象好。

纯电皮卡的优势与局限

纯电皮卡的优势很明显,首先是使用成本。以每天跑200公里计算,燃油皮卡油费大约150元,纯电皮卡充电费用不到50元。其次是政策优势,很多城市对新能源货车有路权优待。再者是驾驶体验,电动机的瞬间扭矩让皮卡摆脱了"笨重"的刻板印象。

纯电皮卡崛起!小众市场逆袭,燃油车慌了吗?-有驾

但问题也不少。续航焦虑首当其冲,满载情况下续航打七折是常态。充电设施不足也是个痛点,很多工地和农场没有充电条件。维修保养虽然简单,但一旦出问题,可能面临配件等待时间长的问题。

十款车型横向对比

从实用角度出发,我梳理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十款纯电皮卡,发现它们各有特色:

最便宜的是雷达金刚,不到12万的价格让它成为很多小本经营者的首选。虽然配置简单,但430公里的续航足够日常使用。有意思的是,它还有个"露营管家模式",能控制外接电器,对户外爱好者很友好。

纯电皮卡崛起!小众市场逆袭,燃油车慌了吗?-有驾

中端价位的大道EV和星际EV都在20万上下,前者胜在货箱设计灵活,后者有L2级辅助驾驶和对外放电功能,适合对科技配置有要求的用户。

高端市场的悍途EV和赛博越野旅行车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悍途EV的三把电控锁和氮气减震让它成为真正的越野利器,而赛博越野旅行车超过五米六的车长和近两米二的车宽,让它停在任何地方都会成为焦点——当然,119万的价格也足够醒目。

特别要提的是雷达地平线,这款18万出头的双电机皮卡有着428马力的恐怖输出,594牛·米的扭矩甚至超过了很多燃油性能车。它的"货箱无人机联动系统"听起来像科幻电影,实际上是通过车载系统直接控制无人机跟拍,对户外视频创作者很有吸引力。

纯电皮卡崛起!小众市场逆袭,燃油车慌了吗?-有驾

市场前景与用户建议

纯电皮卡的市场还很小,去年全国销量不到传统皮卡的十分之一。但增长很快,今年上半年同比翻了一番还多。政策在推动这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对新能源货车开放路权。

如果你在考虑购买,我有几个建议:先算清楚使用场景,城市短途运输选续航400公里左右的单电机版本就够了;经常跑野外的可以考虑双电机;预算有限的话,入门级车型完全能满足基本需求。别忘了考察售后网络,有些品牌的维修点很少,出了问题会很麻烦。

最后说个有趣的现象:纯电皮卡的车主满意度出奇地高。我问过二十多位车主,超过八成表示"比预期的好用"。这或许说明,电动化和皮卡的结合,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靠谱。

当工具遇上科技,产生的化学反应往往出人意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