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平均降价3万元,B级车门槛价降至10万内,谁赚到了?
你绝对想不到,现在买辆B级车比抢特价菜还刺激!大众ID系列直接砍价4.3万,雅阁跌破11万大关,长安马自达EZ-6甚至喊出"掀桌子价9.98万"。但4S店销售私下吐槽:"卖一辆亏两万,我们快成慈善机构了!"乘联会数据显示,84.4%的经销商正在倒贴钱卖车,这场价格狂欢到底肥了谁?
消费者薅到羊毛了吗?
花A级车的钱开走B级车,听起来确实划算。比亚迪秦L DM-i置换补贴从5000元暴涨到2.5万,相当于每天降价1500块;特斯拉Model 3搞出"保险补贴+五年0息"组合拳,8000块优惠够加两年油。但老车主王先生吐槽:"刚提车就降3万,感觉像被当韭菜割!"
更狠的是技术下放,6.59万的奇瑞小蚂蚁都装上了高阶智驾,这放在三年前得是30万豪车才有的配置。北汽极狐阿尔法S5降价20%后,直接给配了AR-HUD抬头显示,比某些百万豪车还炫酷。不过修车师傅提醒:"电池成本降了65%,有些车企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
车企在玩火自焚?
看着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45.6%暴跌到27.5%,就知道这场仗有多惨烈。广本经销商自曝:"极湃2不降4万根本没人看!"大众ID系列终端价跌破12万,比自家燃油车还便宜。但崔东树秘书长警告:"纯电车平均降17%,插混车只降10%,说明市场需求根本不在纯电这边!"
更魔幻的是价格倒挂现象,经销商新车销售毛利率居然是-17.7%。某日系品牌销售经理哭诉:"现在卖车全靠售后维保回血,恨不得给客户车底装磁铁吸螺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算过账,2024年价格战让行业少赚了1956亿,够造三座跨海大桥。
供应链集体吃土?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30万/吨跌到7.5万/吨,宁德时代们嘴上说成本下降,实际利润空间被主机厂压榨得所剩无几。某零部件供应商爆料:"主机厂每年要求降本15%,我们只能换便宜胶水,三年后异响投诉翻倍!"
最惨的是非核心供应商,随时可能被踢出局。给某新势力供内饰件的李总苦笑:"现在报价比三年前还低20%,工人工资却涨了30%,我们是在用爱发电!"不过也有聪明人,吉利通过整合银河品牌供应链,硬是把翼真L380砍掉8万还能赚钱。
未来还能怎么玩?
当价格战打到这个份上,聪明人开始换赛道。奇瑞全系标配猎鹰智驾,小鹏G6玩起"加量减价",连6万多的车都开始卷智能配置。电池技术更夸张,钠离子电池成本再降30%,CTC技术让电池包便宜7%,这些红利迟早要转嫁给消费者。
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提醒:"3月后价格战可能缓和,国家要整治'内卷式'竞争。"现在买车的纠结症患者注意了,抄底老款可能捡漏,等新款或许有惊喜。记住,买车不是抢白菜,多试驾几次,说不定销售一着急又给你砍五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