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不敢说的内幕:燃油车利润空间竟仍有20%?

你走进一家4S店,指着展厅里标价12万的燃油车问销售:“这车能便宜多少?”销售面露难色:“现在车价透明,最多给您抹个零头。”你转身要走时,他突然追上来:“要不这样,我私人送您三年免费保养!”这个看似赔本赚吆喝的举动背后,藏着4S店打死不愿明说的生意经。

4S店不敢说的内幕:燃油车利润空间竟仍有20%?-有驾

最近有个数据在车圈炸了锅——某头部合资品牌被曝出,卖一台指导价15万的燃油车,刨除所有成本后净利润竟有3万。更令人吃惊的是,这3万利润里,真正靠卖车赚到的只有5000块。剩下的25000元,全是从你看不见的地方“抠”出来的。

4S店不敢说的内幕:燃油车利润空间竟仍有20%?-有驾

你以为的亏本大甩卖,实则是精心设计的“障眼法”

4S店不敢说的内幕:燃油车利润空间竟仍有20%?-有驾

去年某德系品牌把经典家轿从14万降到9.9万,销售愁眉苦脸地说:“这价格我们每台要倒贴5000块。”但真实情况是,厂家给4S店的拿货价其实只要7.8万。就算按9.9万卖出,明面上每台车净赚2.1万。这还没算上完成销量目标后,厂家额外给的8%返利。就像超市“买三送一”,卖得越多,厂家给的奖励越丰厚。某日系品牌4S店经理私下透露:“我们店去年光返利就拿了800万,比卖车赚得还多。”

4S店不敢说的内幕:燃油车利润空间竟仍有20%?-有驾

保养车间的“印钞机”才是真王牌

4S店不敢说的内幕:燃油车利润空间竟仍有20%?-有驾

有位车主分享过亲身经历:他花10万买的车,前三年在4S店保养花了1.2万。后来改去路边店,发现同样的机油机滤,价格只要三分之一。4S店的保养价格为什么敢定这么高?秘密藏在“套餐游戏”里。比如某品牌推出的“8888元终身保养”,听起来超值,但细算就会发现:按每年保养2次,开满10年才回本。可数据显示,80%车主不到5年就换车了。更绝的是,这些套餐往往绑定原厂配件,换个雨刷要300块,成本其实不到50。

4S店不敢说的内幕:燃油车利润空间竟仍有20%?-有驾

二手车置换里的“魔术戏法”

4S店不敢说的内幕:燃油车利润空间竟仍有20%?-有驾

最近小李想把开了5年的旧车置换新车,4S店评估师围着车转了三圈,最后开价3万。他多问了一嘴:“这车市场价多少?”评估师支支吾吾说“大概4万”。第二天小李把车开到二手车市场,车商当场掏出4.2万现金。这1.2万的差价去哪了?原来4S店把置换补贴和厂家优惠打包算进新车折扣里,让消费者觉得“旧车抵了高价”,实际上羊毛出在羊身上。某豪华品牌销售培训手册里明确写着:“置换车辆评估价每压低5000元,新车利润可增加8000元。”

4S店不敢说的内幕:燃油车利润空间竟仍有20%?-有驾

保险返点的“暗箱操作”

买车时销售总会热情推荐“合作保险公司”,说是有专属优惠。等你交完保费才发现,同样的险种比外面贵了2000块。这里头的门道在于,4S店能从保险公司拿到高达45%的返点。以1万元保费计算,4S店能净赚4500元。更夸张的是,某些店还会要求“必须在店内买保险才能享受车价优惠”,两头吃差价。有车主吐槽:“我说自己找熟人买保险,销售当场把车价提高了3000块。”

精品加装的“暴利狂欢”

某新车主在提车时,被销售安利了“原厂大礼包”:贴膜、脚垫、行车记录仪三件套,开价8888元。他咬咬牙买了,后来在汽配城发现同款产品总价不到2000元。4S店的贴膜进价通常只要300-500元/卷,却敢要价3000元。更绝的是“原厂”话术——其实90%的精品都是第三方代工,和汽车厂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有业内人士透露:“加装精品的利润率普遍超过150%,比卖车好赚十倍。”

金融分期的“温水煮青蛙”

当你纠结全款还是贷款时,销售会拼命推荐分期:“现在有厂家贴息,利息比银行还低!”等你签完合同才发现,所谓“低息”是建立在高额手续费上的。某美系品牌4S店被曝出,给客户办分期收了6000元“金融服务费”,实际交给银行的只有800元。更隐蔽的是“等额本息”陷阱:表面看月供低,实际利息比“等额本金”高出20%。有消费者算过账:“贷款10万三年期,多付的利息够加两年油了。”

站在2025年回看,这些“传统手艺”正在遭遇挑战。新能源直营店把价格晒在官网上,保养周期延长到2万公里一次,保险也能在APP上比价。但燃油车4S店也没坐以待毙,有的转型“社区汽车管家”,有的搞起会员制服务。下次当你走进4S店,不妨多问几句:“这个折扣是不是用我的旧车价换的?”“保养套餐能不能拆分买?”“保险返点能不能折现?”问得越多,省下的真金白银就越多。毕竟在汽车江湖里,知道底牌的人永远比蒙在鼓里的人走得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