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老炮儿!
今天咱们聊聊力帆X60,这车现在路上几乎绝迹了,但在当年,它可是被称为“国产SUV之光”,甚至远销巴西。
是不是有点难以置信?
一个在国内市场都混不下去的车型,竟然还能出口?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故事?
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
先说说价格。
力帆X60当年国内售价大概6-8万,听起来不算贵。
但咱们得考虑当时的物价水平。
那会儿,普通打工人一个月工资才两三千,这6-8万可不是个小数目,得攒好几年!
再看看巴西,力帆X60在那边卖到将近6万雷亚尔,换算成人民币大概15万!
这价格,在巴西都能买辆像样儿的中型SUV了,比如当时的本田CRV也就20多万雷亚尔。
花15万买个力帆,图啥?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我一个朋友,当年非要买个进口的现代酷派,说是韩国原装,质量杠杠的。
结果开了不到一年,各种小毛病不断,修车都修吐了。
最后,他逢人就说:“买车,千万别迷信进口!”力帆X60在巴西,估计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力帆当年宣传X60可是下了血本,各种高大上的配置,什么独立后悬、四轮碟刹,说得天花乱坠。
但实际体验呢?
懂车帝上关于X60的评价寥寥无几,仅有的几条车友圈消息,也都是二手车出售信息。
一个2015年的车,现在只卖4000块,包过户!
这价格,买个二手电动自行车都费劲!
再看看巴西车评人古斯塔沃的评价。
他夸X60空间大,但也委婉地指出刹车性能因人而异。
这就好比你去相亲,对方说你“性格温和”,其实就是觉得你没啥特点。
古斯塔沃的评价,明里暗里都透露出一种无力感,想夸又找不到地方夸,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说句“空间还不错”。
其实,力帆X60的失败,也反映了当时国产车的一些通病。
技术不行,质量不过关,光靠营销和低价,终究是走不远的。
就像我之前买过一个杂牌的手机充电器,看着挺便宜,结果充一次电,手机烫得跟个暖手宝似的,吓得我赶紧扔了。
力帆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负债310亿,最终走向破产。
想想也是唏嘘,一个曾经年销4800辆的“热门进口车”,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所有国产车企深思。
最后,给大家看一张力帆X60的背影图。
宽大的车身,窄小的轮距,这在十年前的SUV里很常见。
现在看来,这似乎也成了力帆X60最后的“标志性特征”。
各位观众老爷,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旨在分享有趣的内容,无任何不良暗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