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6发布后引发热议,科技普惠能否改变汽车市场格局

智己L6这茬事儿,咂摸起来挺有嚼头。明面上,发布会恨不得把所有时髦的科技词儿都甩出来,什么“灵蜥底盘迭代”、“IMOS 4.0脑机接口”、“端到端算法进阶”,听得人直犯嘀咕,感觉这车是从科幻片片场直接开出来的。可转过头来,又玩“丐版即满配”的套路,一副“科技普惠”的架势,好像要把高科技当大路货甩卖。

这一手“既要又要”的操作,骨子里透着智己,或者说上汽这老牌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上不甘平庸的劲头。

智己L6发布后引发热议,科技普惠能否改变汽车市场格局-有驾

遥想当年,咱老百姓买车,都认准洋牌子,觉得人家技术硬,开出去倍儿有面儿。可现在呢?自主品牌直接弯道超车,在智能化这块儿玩出了花活儿。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各种新词儿满天飞。智己这波,就是想在智能化上铆足劲儿,把“智己=弄潮儿”的标签牢牢贴在消费者脑门儿上。

可问题也来了,高科技这玩意儿,烧钱啊!要是只卖给少数腰缠万贯的主儿,那研发经费猴年马月才能回本?所以,智己又整了个“平权主义”,把刚出炉的技术往下沉,让更多人尝个鲜。这背后的门道,说白了就是想靠规模效应把成本压下来。

智己L6发布后引发热议,科技普惠能否改变汽车市场格局-有驾

这招灵不灵,还得看上汽集团的“老底”。智己背后站着上汽,这大家都门儿清。上汽啥级别?那是中国汽车界的擎天柱。有它在技术、供应链上兜着,智己才能这么撒欢儿。说白了,智己就像上汽的“试验田”,新玩意儿先在它身上溜溜,成了气候再推广到其他品牌。

这次智己L6号称要在四个维度上搞出点新意思,要重新划定20-30万级别智能轿车的价值标杆。咱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这几个维度到底有啥乾坤。

智己L6发布后引发热议,科技普惠能否改变汽车市场格局-有驾

先说舒适性,这车搞了个“瞬感调光天幕”,号称能挡住99.9%的紫外线。这玩意儿是上汽跟康宁联手打造的,耗时一年半,调了217个配方。还有个“贝果舒压座椅”,是跟座椅界大佬延锋国际一块儿捯饬出来的。这座椅软硬能调,还能按摩,听着就挺解乏。

再说硬核科技,智己L6上了个“灵蜥数字底盘2.0”,据说能让车掉头更溜,紧急状况下反应更快。还有个IMOS 4.0智舱系统,号称反应更灵敏,语音识别更准,还兼容苹果和安卓。智驾系统也鸟枪换炮了,号称城市NOA接管频率更低,停车更丝滑。

在供应链这块儿,智己也想整点新活儿。就拿贝果座椅来说,它让用户也掺和进来,搜集了两万多条意见,然后根据这些意见来优化设计。电池安全方面,智己跟宁德时代联手,搞了个“星云平台”,据说能全天候监控电池,防患于未“燃”。

智己L6发布后引发热议,科技普惠能否改变汽车市场格局-有驾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智己L6在技术指标上确实比同级别的车更有看头。但关键是,这些技术真值这么多银子吗?老百姓真需要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吗?

有人说,智己L6是上汽转型的“技术先锋”,是上汽从“跑量”到“玩技术”的关键一步。这话不假。但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慢慢来。智己L6的预售订单显示,顶配车型卖得最好,这说明技术创新确实能卖个好价钱。但这种溢价能维持多久,还得看智己能不能持续输出新技术,能不能真正戳中用户的痒点。

智己L6发布后引发热议,科技普惠能否改变汽车市场格局-有驾

现在汽车圈卷得都快冒烟儿了,大家都在拼配置、拼价格。智己L6想靠技术杀出一条血路,这想法挺好。但技术不是花架子,得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只是把高科技当成宣传噱头,那消费者可不傻。

智己L6的发布,也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趋势:从“人口红利”到“创新红利”的转变。以前,咱们靠低成本制造就能闷声发大财。现在,这招已经不好使了。只有靠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所以,智己L6不仅仅是一辆车,它还寄托着上汽的期望,也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走向。至于它能不能成,就交给市场这块试金石来检验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