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考场堪比“谍战现场”:男子用无人机组织作弊,央视披露细节

2024年8月15日14时,兰州市榆中县正在进行机动车驾驶科目二的考试。此时,在杨某的车内,不断有异样的声音传入。

驾考考场堪比“谍战现场”:男子用无人机组织作弊,央视披露细节-有驾

“座位调好,安全带系好,等我指令。”

“下一考试项目倒车入库请准备。”

“深呼吸,方向往左拉,再往左拉,靠左一点,停车,挂倒挡。”……

这明显的系统语音和场外提示音,让监考室内驻场民警和考场工作人员发现了端倪。

驾考考场堪比“谍战现场”:男子用无人机组织作弊,央视披露细节-有驾

驻场民警表示,整个考试过程都有现场录像,系统语音是程序化的录好的一种指令,对方是人工语言提示。

在监考人员接连询问杨某是谁在跟她讲话时,她都表示没人在跟她讲话。问到她知道自己在作弊吗,她也矢口否认。

可笑的是,监考人员边追问她,她一边否认,一边和场外音对话,而场外音的提示还一直回荡在车内。

随后,监考人员下场截停了这场考试。面对监考人员的质问,杨某仍无辜的表示“我咋了啊”。

驾考考场堪比“谍战现场”:男子用无人机组织作弊,央视披露细节-有驾

随后,经过监考人员的现场勘查,发现了一架可疑的无人机。

“无人机大概就在西北角的地方,离得很远。”

无人机似乎也发现了他们,很快便被人收了。

驾考考场堪比“谍战现场”:男子用无人机组织作弊,央视披露细节-有驾

意识到情况不对,在场人员立马给榆中县公安局进行了报警。

刚开始杨某看到民警,或许因为心虚,表现的很紧张,支支吾吾,不太敢承认自己作弊。

这种利用无人机这样的新型设备进行考场作弊实在是太少见了,于是民警准备从考生入手。

民警询问杨某,作弊的东西呢,在耳朵里吗,取出来了没?杨某表示,取不出来。

考虑到杨某的人身安全的问题,民警将她带去了医院。

就是这两粒米珠大小的小钢珠,就是本次作弊案件的关键。

驾考考场堪比“谍战现场”:男子用无人机组织作弊,央视披露细节-有驾

随后,民警盘问杨某的朋友曾某,问他是否知道无人机的主人是谁,曾某表示自己没见过对方,但有联系方式。

此时民警得知,一直有第三方人员来提供考试作弊的服务。

通过检查和这名第三方人员的联系信息,发现他们之间存在转账记录,也顺势找到了幕后大boss,就是组织考试作弊的李某。

驾考考场堪比“谍战现场”:男子用无人机组织作弊,央视披露细节-有驾

李某原先是驾校教练,之后因醉酒驾驶被吊销驾驶证便开始从事驾校招生方面的工作。

因这几年驾校改革,学院通过比例越来越少,学员也特别焦虑。

从科目一到科目四考五次不过直接作废,而这次也是杨某的第五次考试了,所以她才走了“捷径”。

杨某所带的“项链”实则是伪装的接收器,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会驱动比米粒还小的钢珠震动。

驾考考场堪比“谍战现场”:男子用无人机组织作弊,央视披露细节-有驾

使用时将钢珠放进耳道内,正常情况下,只有佩戴者能听到通话声音,相当于一对蓝牙耳机。

之后李某又用无人机进行实时观测,给考生提示。并让杨某携带他给的手机进入考场,这个手机不需要接听,就可以直接通电话。

如果不是设备故障导致通话的声音被外放了,这场精心布局的计划结果是什么还真难以预料。

面对这一环环相扣的作弊设计,网友们都大吃一惊,并纷纷表示。

“考个驾照至于吗”,“驾考也不是很难,为什么要作弊”。

其实驾考的难度因人而异,有人能一次轻轻松松就考过了,也有人考数十次都过不了。但无论如何,想要通过作弊来妄图通过考试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最后,李某犯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因为杨某暂时没有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公安交管部门根据规定,对她罚款2000元,取消本次考试资格,且一年内不得重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有网友表示担心,如果真有这样的考生上路,该遭成多么大的交通隐患啊。

这位网友的担心还真不是没有必要。

在当天的热搜当中,真有因驾驶人在启动车辆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6人受伤。具体情况还在调查中。

通过这样的手段进行考试,网友们怎么看?

如果和你一同上路的车辆中就有一位这样的驾驶员,你会感到担心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