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 AION UT:A 级车领域的标杆之作

有没有想过,花不到七万块钱就能买到一辆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纯电车?这可不是天方夜谭——当其他品牌还在用塑料感的内饰和局促的后排应付消费者时,AION UT直接把B级车的配置塞进了A级车的身体里。最近我跟着朋友去试驾了这辆网红车,原本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结果坐进驾驶舱的瞬间就彻底改观:全景天幕下透进的阳光、能轻松跷二郎腿的后排、甚至还能用中控屏刷短视频的智能系统......原来现在的国产车,早就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样子了。

走近 AION UT:A 级车领域的标杆之作-有驾

一、颜值即正义,但这次正义有点超标

走近 AION UT:A 级车领域的标杆之作-有驾

第一次看到AION UT实车时,朋友差点以为走错了展台。悬浮式车顶在阳光下泛着珠光,18寸的大轮毂撑起流畅的溜背线条,特别是那个能自动呼吸闪烁的贯穿式大灯——晚上解锁车辆时,128颗LED灯珠会像星河般次第点亮,连隔壁特斯拉车主都忍不住摇下车窗拍照。销售小哥说,这车漆用的是和百万豪车同款的纳米镀膜技术,雨天开过泥泞路面,清水一冲就亮得反光。

走近 AION UT:A 级车领域的标杆之作-有驾

最绝的是空间魔术。看着4米1的车长总觉得后排会挤,结果身高1米8的朋友坐进去,膝盖离前排居然还有两拳距离。销售现场演示了个狠活:把儿童安全座椅装在后排正中间,左右还能各坐一个成年人,这在传统A级车里根本不敢想。后来才知道,埃安的工程师把电池包削薄了15%,硬是在底盘里抠出了额外空间。

走近 AION UT:A 级车领域的标杆之作-有驾

二、安全感不是玄学,是能测出来的硬实力

试驾路上发生了个小插曲。新手司机朋友倒车时差点撞到突然窜出的电动车,结果车子自己"吱"的一声刹停了。后来查配置表才发现,这车居然配了价值两万多的倒车紧急制动系统。销售说他们的弹匣电池更夸张:用直径8mm的钢针猛戳电池组,监控画面显示内部温度刚升到50℃就自动断电,全程连烟都没冒——这可比某些动不动就起火上新闻的电池强太多了。

走近 AION UT:A 级车领域的标杆之作-有驾

在4S店的后院,我们还亲眼见到了被液压机压扁40%的测试车。变形成那样的车架,门居然还能正常开关,仪表盘还在闪烁。工作人员说,这车的高强度钢用量比某些德系B级车还多,中保研碰撞测试时,侧面撞击成绩比某日系标杆车型高了整整15%。

走近 AION UT:A 级车领域的标杆之作-有驾

三、把"抠门"变成艺术的技术流

坐进车里摸到方向盘时,朋友突然笑出声:"这车居然给配了手机无线充电?"更夸张的是,销售掏出一把车钥匙大小的U盘插在仪表盘上,整辆车秒变移动KTV。原来这车支持220V外放电,露营时能同时带得动电磁炉和投影仪。最让我震惊的是续航表现——官方标称420km,试驾车表显剩余350km时,我们开着空调跑了30公里环城高速,结果续航只掉了28公里。

开起来的感觉完全不像这个价位的车。100kW的电机推背感十足,过减速带时悬架把震动过滤得像踩在厚地毯上。特别要夸夸那个线控刹车,轻点踏板就有反应,再也不用担心电车常见的"点头杀"。销售说他们专门请了德国团队调校底盘,麋鹿测试成绩比某欧洲小钢炮还快3km/h。

四、智能系统居然会"读心术"

等红绿灯时,朋友随口说了句"有点闷",结果天窗遮阳帘自动打开了25%。这还不是最智能的——说"我想看星星",全景天幕立刻切换成深蓝模式;说"宝宝睡着了",空调立刻调低风量,氛围灯变成暖黄色。更绝的是语音系统能区分主驾和副驾指令,副驾说"打开车窗",绝不会误开主驾这边的窗。

中控屏的操作流畅得不像车机,刷抖音时画面完全不卡。销售演示了个隐藏功能:长按方向盘上的语音键,直接用方言说"我要去人民广场第三出口的牛肉面馆",导航居然精准定位到了那家藏在巷子里的十年老店。后来才知道,这车机用的是7nm芯片,运算能力比我去年买的旗舰手机还强。

五、重新定义"性价比"的狠角色

试驾完准备离开时,看到个有意思的场景:一对年轻夫妇带着父母来看车,老爷爷坐进后排第一句话是:"这椅子比我家沙发还软乎。"他们最终选了顶配版,裸车价不到八万,却得到了L2级自动驾驶、座椅通风加热和540度透明底盘。销售悄悄说,有个网约车司机买了这车,每天充电费不到15块,一个月省下的油钱够还半期车贷。

回程路上刷朋友圈,刚好看到郭麒麟的代言广告。突然理解为什么这车能月销破万了——它不是在和同级车比配置,而是直接把15万级车型的体验打对折卖。当其他车企还在研究怎么减配降价时,埃安用百万辆级的供应链优势,硬是把精品车做成了普惠品。或许这就是中国制造的魅力:总能用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定义我们习以为常的标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