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注意 长安CS75 Pro换名上市 价格翻倍 消费者不买账

长安CS75 Pro要来了,听起来像是个新面孔,但如果你仔细扒一扒它的身世,会发现这老兄之前在长安的“欧尚”家族里混过,名叫X7 Plus。

这就像娱乐圈里改个艺名重新出道一样,换汤不换药,玩的就是一个“重新包装”。

车圈这事儿,其实挺常见。

车主注意 长安CS75 Pro换名上市 价格翻倍 消费者不买账-有驾

品牌向上走,总得想点办法。

把子品牌的好东西拿过来,挂上主品牌的标,瞬间身价倍增,这操作,相当于把路边摊的烤串搬进五星级酒店,价格翻几倍,味道还是那个味儿,但感觉就是不一样了,对不对?

尺寸上,这CS75 Pro卡在第三代和第四代CS75 Plus之间,不上不下,有点像职场里那些“资深中层”,上有老下有小,位置尴尬,但也至关重要。

外观改了改,整容医生动了几刀,鼻子挺了,下巴尖了,但明眼人一看,还是原来的底子。

提供5座和7座两种选择,这倒是挺实在。

不过,话说回来,7座SUV第三排的利用率,懂得都懂。

这就像你家里的跑步机,买回来的时候雄心壮志,恨不得每天跑个十公里,结果现在上面堆满了衣服,成了大型晾衣架。

动力方面,1.5T发动机,188马力,300牛米,数据看起来还行,但具体开起来怎么样,还得看调校。

这就像做菜,食材一样,厨师不同,味道千差万别。

至于变速箱,工信部没说,但大概率还是那个熟悉的7速双离合。

这就像你谈恋爱,换了个对象,但还是逃不过吵架、冷战、分手的宿命。

知道为啥长安要把欧尚X7 Plus改成CS75 Pro吗?

不是因为X7 Plus不好,而是因为品牌力不够。

车主注意 长安CS75 Pro换名上市 价格翻倍 消费者不买账-有驾

长安想借CS75这个金字招牌,来提升销量,提高溢价。

这就像你去相亲,对方介绍自己是“王思聪的远房表弟”,即使只有那么一点点关系,也能让你眼前一亮,对不对?

这种情况,就好比你辛辛苦苦写了篇文章,投给不知名的杂志,石沉大海;但如果你把文章投给《人民日报》,即使内容没变,影响力也是天壤之别。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但是,这真的合理吗?

把子品牌的车直接拿过来改个名字就卖,是不是有点偷懒?

消费者会不会觉得被忽悠了?

这就像你去饭店吃饭,结果发现菜是半成品加热的,虽然也能吃,但心里总觉得有点膈应。

记住:品牌是需要积累的,不是靠换名字就能一蹴而就的。

所以说,这长安CS75 Pro,本质上还是欧尚X7 Plus,只是换了个马甲而已。

这种操作,相当于把旧瓶装新酒,喝起来还是那个味儿,但价格肯定要贵一些。

人真的是太难了!

想买个车,还得研究它的前世今生,生怕被厂家忽悠。

车主注意 长安CS75 Pro换名上市 价格翻倍 消费者不买账-有驾

简直就是“消费者”的终极形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厂家也难啊!

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不搞点花样,怎么吸引眼球?

怎么提升销量?

这就像一场大型的生存游戏,每个人都在努力活下去。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消费者就只能被厂家牵着鼻子走吗?

我觉得,我们应该擦亮眼睛,理性消费,不要被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手段迷惑。

买车还是要看品质、看性能、看口碑,而不是看它叫什么名字。

这就像找对象,不要只看对方的外表,更要看人品、看性格、看三观。

毕竟,过日子是实实在在的,不是靠颜值就能解决一切的。

最后,我想说,长安CS75 Pro能否成功,关键还是看它的品质和性价比。

如果它能保持欧尚X7 Plus的优势,同时在品质上有所提升,或许还能赢得市场。

但如果只是换个名字,价格翻倍,那恐怕就只能是昙花一现了。

记住: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会用脚投票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