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

最近几天,小米汽车又火了,大家都被其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刷屏了吧?

在感叹小米汽车动作迅速和公关能力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发问,既然已经借用了北汽越野的生产资质,完成了首款新车 SU7 的上市,小米为啥还对独立造车资质如此执着呢?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图片来源:汽车之家

再加上此前的首款 SUV 谍照曝光,第三款车型要做增程式等信息,这些都透露着小米汽车的布局加速。

销量上,在刚刚过去的 6 月,小米 SU7 已经实现了月销破万辆大关,这在新势力中速度是相当快的,可面对新能源市场整体的快速升温,品牌新车竞争的白热化,小米汽车显然是想分得更大的蛋糕。

本期咱们来猜想和分析一下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小米的“红米汽车”要来了?
咱们先说说,小米汽车为啥对独立生产资质如此执着?
对于后加入的车企来说,造车资质一直是个卡脖子的问题,解决办法大概有两种,要么是花巨资收购销量不太好的老车企,要么是选择传统车企代工,理想和蔚来就是两种方式的代表。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但小米汽车和北汽越野的合作,还不太一样,小米拥有自建工厂,对于北汽越野的生产资质是借用,两者更像是本地企业的互相帮扶。
拿下独立造车资质,显然会有助于小米汽车体系力的提升,掌握从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完全独立化,甚至在未来进入海外市场后,也会有助于品牌形象的提升。
避免被不知道内情的消费者,扣上“贴牌车”的帽子。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另一方面,就是针对市场的快速渗透了,参考隔壁的蔚来,在获得独立生产资质后,迅速发布了第二品牌乐道,主打肩负销量重任,后续还有定位更亲民的萤火虫品牌。
这么看,老狐猜测:小米的“红米汽车”或许不远了。
在产能规划上也是有迹可循的,目前小米工厂的年规划产能为 30 万辆,一款小米 SU7 显然不够完全支撑火力全开,且中高端市场的纯电销量比较有限。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存在竞争关系的蔚来和极氪,最近月销 2 万辆的表现,基本就算是“天花板”了,即便加上后续的首款 SUV 车型,销量也很难弥补产能的需求。
与此同时,理想、问界已经突破了月销 4 万辆大关,主流新势力向月销 2 万辆大关逼近,刚刚冲破月销万辆的小米汽车,还需要真正走量的新车来追赶。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撞脸法拉利的 SUV 能火?
从曝光的谍照来看,小米首款 SUV 的造型设计,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新车没有按照套路致敬保时捷 Macan,而是换成了法拉利 Purosangue,甚至还有媒体专门绘制了渲染图。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图片来源:汽车之家假想图
可以看出,小米汽车团队,并没有被一种风格所限制,而是在对不同的领域进行尝试,在新车设计趋同化的今天,敢于为用户带来新鲜感的主张,是值得点赞的。
我们不讨论,借鉴或者致敬设计思路的对与错,一切还是以市场导向为主,只要消费者喜欢就够了,从 SU7 的反馈来说,大家对于小米汽车的设计能力,还是比较认可的。
但至于新车能否大卖,老狐觉得不太乐观。从定位上来说,首款 SUV 与 SU7 相同,都是中大型,但 SUV 拥有比轿车更好的溢价能力,售价区间应该在 25 万元左右。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图片来源:疑似路试谍照
也是目前市场上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销量真正能拿出手的纯电 SUV,只有 Model Y 一款。
虽然经常被竞品拿来做比较,也被吐槽:产品更新不及时、内饰简陋、过于运动舒适性不佳,可月销超 4 万辆的成绩就放在那里。
第二梯队的蔚来 ES6 和小鹏 G6,月均销量分别只有 7000 辆和 5000 辆左右,而且两款车都是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的。
前者拥有更大的空间且支持换电,后者则是全域 800V 高压平台起售价冲到了 20 万以内,打破市场的固有格局依然艰难。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而在小米的内部规划中,第三款车型才是真正走量的,前两辆主要是提升品牌形象,树立起中高端的地位,参考小米 SU7 位于 20 万出头起售价,第三款车型很可能会进入 20 万以下的大众化市场。
再回到开头的猜想,在扩大销量与保持品牌形象之间,像蔚来那样推出不同的品牌,是比较合理的方式,小米真正的大动作,应该集中在第三款车型上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增程式解锁销量密码?
小米第三款车要做增程式,主打家用市场,这个信息虽然未经官方证实,但是从销量、盈利、用户体验几个层面来说,老狐觉得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大方向上,虽然燃油车节节败退,但许多品牌的纯电销量其实也在下降,真正引领新能源高速增长的,就是插混品类(含增程式)。
由于既保留了纯电车型的驾感,可油可电又解决了里程焦虑,再加上售价要比同级纯电略低,这个类别已经成为了最火的赛道。
但是对比结构复杂的插混动力,相对简单的增程式更便于新势力车企研发,且制造成本相对低,我们也说了很多次,不管销量还是率先实现扭亏为盈,理想和问界都已经成功破圈了,有了标准模版,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们也在积极加入。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背后深层次的概念,还是如何以用户为中心,纯电成本高,消费者又有续航焦虑,除了几款热销的,大多数市场表现都是不温不火。
车企又存在盈利压力,反倒不如推出大家喜闻乐见的增程式,用户买的用的开心,车企也能提振市场表现。6 月销量榜单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大多数卖爆的,都是因为拥有增程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擅长用户运营的雷军,似乎不可能错过。
小米汽车“三连发”,理想、问界的真对手来了!-有驾
从特斯拉、蔚小理、问界到小米,时至今日,谁也不敢否定新势力跨界造车的实力,尤其是小米 SU7 上市时,一波儿泼天的流量,让大家意识到“汽车营销还可以这样”。
随后月销迅速破万辆的实际表现,则真正代表了年轻消费趋势的转变。市场端,SU7 已经为小米汽车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后续的首款 SUV 则是对另一种形态的尝试。
在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后,小米的第三款车或许才真正具有普适性和爆款潜质。大家猜猜,会是 9.9 万来交朋友的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