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前夕,别克以一场名为“致敬生活”的品牌日,向外界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时代下的本土化战略成果——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与“逍遥”超级融合架构。
这场发布会的背后,可以视作别克二十多年来深耕中国市场积累的体系化能力与本土创新智慧的深度融合。
合资品牌们现在为什么处于舆论和销量的下风,所有人都知道,“慢”是问题的关键。
传统模式里,大家的技术路径往往依赖海外母公司的“输血”,但中国市场的变化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期,导致过去的合资品牌想要拥抱电动化,但实际动作又是变形且怪异的,大多只能通过配置堆砌或价格妥协来参与竞争,缺少了技术深耕与场景创新。
这一切表明,合资品牌以往的护城河在逐渐消融,但同时又孕育出新机会。
别克作为合资品牌中转型新能源最早、最坚决的品牌之一,在本轮转型中选择了的一个重要逻辑是——
智电时代,合资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源于品牌光环或技术转让,而是能否将全球经验与本土洞察深度融合。
“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就是这套“用体系造车”思维下产物,作为合资品牌中里罕见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整车架构,充分考虑到了国内市场的对于三电技术、智能化的需求,
而有了自主决策权,才有机会实现从参数定义到技术验证的本土闭环。
因此“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可实现MPV/SUV/轿车3种全车身形式,兼容纯电/插混/增程3种全新能源技术,以及前驱/后驱/四驱3种全驱动方式研发生产,满足未来全域产品需求。
更重要的是,有了新架构之后,别克产品迭代推新的速度也顺势加快,官方宣称一年以内将推出6款基于“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的新能源车型。
而百万级超豪华新能源MPV别克“世家”,则是 “逍遥”超级融合架构首款产品,从内部流出的信息来看,这款车型最快在上半年内就会完成量产上市,这个效率,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世家的产品呈现同样表现出了强势的竞争力,比如在核心技术领域,别克选择与宁德时代这样的行业巨头深度绑定。
行业首发的6C LFP超快充电池将充电效率提升至10分钟补能350公里,相当于上海至南京的单程续航。
电动安全层面,从奥特能1.0进化到奥特能 2.0 后,别克带来了行业独创的多面液冷技术,将电芯温差控制在±1℃以内,在电池针刺、加热、撞击等极端测试下能够做到始终不起火、不爆炸,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性能与快充寿命的行业痛点。
至于智驾,新车的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依托Momenta的端到端大模型,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的三重冗余设计,将安全漏检率降至近乎为零。这种技术路线的选择,既规避了海外技术适配性不足的风险,又通过本土供应链降低了成本。
除此以外,世家的车内座舱还将首发高通8775芯片,并配置业内首创的多姿态零重力悬浮座椅,这将是一套基于27年积累、1400万用户腰椎曲线数据库开发而来的座椅,加上对于多处车内细节的打磨,均体现出别克在当下对于“高端”的全新理解。
官方还许下承诺:2025年起,别克在中国推出的全新车型序列将全部是新能源车;未来两年内,别克将实现新能源车型主力价位段的全覆盖。
从“逍遥”架构的技术破壁,到“至境”品牌的价值重构。别克证明了合资品牌,不缺研发资源,不缺验证流程,只需要重新梳理决策链条,方能跑出自己的节奏。
事实上从近期大众、丰田、日产相似的动作,这套「本土化供应链+全球造车底蕴」的模式,已经非常接近合资品牌的最终答案。
撰文|袁梦泉
图片|网络
编辑|白术
审校|兰青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