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海马汽车

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海马汽车-有驾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长河中,海马汽车的故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从1988年海南汽车冲压件厂蹒跚起步,到如今成为氢能源领域的探索者,海马用三十余年书写了自主品牌“破茧重生”的传奇。

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海马汽车-有驾

一、命运转折:与马自达的“爱恨纠葛”

1988年,海南省政府为发展本土工业,将海南汽车冲压件厂改制为海南汽车制造厂。彼时,这家仅有冲压技术的小厂,因购入菲律宾福特工厂的旧设备而获得重生机会。然而,缺乏核心技术支持的困境让海马举步维艰。直到1990年,日本马自达因经济危机寻求合作,双方一拍即合成立海南马自达,首款车型马自达929旅行车落地。

这段合作虽带来普力马、福美来等爆款车型(后者与凯越、伊兰特并称“新三样”),却因政策限制和马自达战略转向戛然而止。失去技术支持的海南汽车厂濒临破产,1997年被迫挂靠一汽集团,却仅获得生产资质而无实质支持。

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海马汽车-有驾

二、绝地重生:自主品牌“海马”破茧

2006年,海马挥别马自达商标,以“福美来2代”宣告自主品牌身份。彼时,景柱等管理层带领团队苦练内功,通过收购郑州工厂、建立自主研发体系,逐步推出海马3、S7等车型,覆盖轿车、SUV领域。2007年,海马营收超80亿元,净利润近10亿元,成为自主品牌的“黑马”。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2010年后,国内车市竞争加剧,海马再次陷入转型焦虑。景柱二次创业,推动海马布局新能源汽车,2022年推出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样车,2023年与丰田达成战略合作,探索氢能技术商业化。

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海马汽车-有驾

三、未来已来:氢能赛道上的新征途

今天的海马,已从海南一隅走向全国。郑州、海口双基地协同,年产能超30万辆,产品远销20余国。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新能源领域的突破:氢燃料电池MPV、纯电车型7X-E相继上市,与小鹏、盒子智行等企业的合作,彰显其技术开放性与市场敏锐度。

结语

从依赖外资到自主创新,从传统燃油车到氢能赛道,海马汽车的故事印证了一个真理:唯有扎根技术、拥抱变革,才能在时代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其企业哲学所言:“脚踏实地,感恩惜福”——这或许正是海马最动人的品牌底色。

(注:本文内容综合自公开资料,部分数据截至2024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