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中国只能认栽!丰田坦言惧怕,中国新车研发时间仅为日本一半

中国汽车公司的竞争已达到极致,使得日本陷入了焦虑状态。汽车产业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约20%,支撑着数万家上下游企业以及数百万员工的生计。若在汽车行业全面落后于主要的竞争者,日本可能面临经济灾难。为此,日本各界团结一心,准备与中美进行最终的较量。

遇到中国只能认栽!丰田坦言惧怕,中国新车研发时间仅为日本一半-有驾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索尼本田移动的首席执行官水野泰秀表示,中国竞争者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中国汽车企业仅用18个月的时间就能开发出一款电动车,这还不到日本开发一款汽车所需时间的一半。

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对中国车企的快速发展感到“极度恐惧”,如果不能迅速创新,他们可能永远只能是追随者。水野泰秀建议,日本企业需要改变其保守的企业文化,紧跟中国的发展步伐,在制造业领域取得突破。

遇到中国只能认栽!丰田坦言惧怕,中国新车研发时间仅为日本一半-有驾

曾经,提到日本的制造业,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竖起大拇指,认为日本产品质量优良、性价比高、市场占有率高、值得信赖。然而,如今再看日本制造的汽车,人们曾经的钦佩之情已荡然无存。

原因很简单:如丰田、本田、三菱这些“百年老厂”在创新道路上显得缺乏动力,依靠过去的积累维持,导致曾是汽车出口第一大国的日本,将这一位置让给了后来者——中国。难道日本没有危机意识吗?这似乎说不通。

事实上,发展电动汽车所需的市场、人力资本和基础材料等资源,都集中在中国手中。中国擅长利用本土资源,从而打造了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正如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所言,在过去十几年里,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已超过1400亿元。

遇到中国只能认栽!丰田坦言惧怕,中国新车研发时间仅为日本一半-有驾

即使比亚迪汽车的毛利率仅为汽车销售价格的5%,比亚迪依旧在疯狂扩展其业务。面对这种情况,日本企业能拿什么来与中国竞争呢?

在内卷的程度上,中国自诩为第二,无人敢自称第一;在价格战上,中国以接近成本的价格与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竞争;在持续发展的能力上,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超过1000万,他们大多数投身于制造业。

像本田这样的传统燃油车企,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不应该与中国企业一起卷入激烈竞争,而应寻找特殊的发展路径。

然而我们看到,日本企业不甘心仅做追随者,被中国甩在后面,他们正在努力恢复曾经失去的优势。问题是,中国主张与竞争对手进行公平竞争,优先保障本国车企的生存和就业。

遇到中国只能认栽!丰田坦言惧怕,中国新车研发时间仅为日本一半-有驾

根据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出口汽车数量达到49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为120.3万辆,创下历史新高,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日本则以442万辆的出口量位居第二。

之前提到,中国车企之所以能够超车,是因为转向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而日本则依旧试图巩固燃油车的市场份额。结果是,旧技术被新技术击败,日本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高峰期的大约24%,迅速降至现在的约12%。

而且,日产在常州的汽车工厂已停产,三菱开始退出在泰国的部分市场,美国为了发展本土的新能源车产业,开始对外资和本国企业实行“区别对待”。这一切无不显示出日系车神话的破灭,日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产业危机。

遇到中国只能认栽!丰田坦言惧怕,中国新车研发时间仅为日本一半-有驾

日系车是否会被时代淘汰?预测日系车未来的方向。

首先,日系车的市场份额将逐步缩小,本田、丰田、三菱等都将失去产业优势。

当前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约为50%,意味着中国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更麻烦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积极为电动汽车的发展铺路,例如通过《通胀削减法案》,为每个购买电动车的车主提供高达7500美元的补贴。

中美各有所需,即使如此,他们还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这让其他国家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可以想见,在未来10年,汽车市场将呈现中美“平分天下”的局面。而日本、韩国、欧盟由于资源短缺,本国的优势产业将逐渐沉沦。

遇到中国只能认栽!丰田坦言惧怕,中国新车研发时间仅为日本一半-有驾

其次,中国有机会收购日本的高新技术和专利。

日本是为数不多的在技术转让方面设置重重障碍的发达国家之一。一些网友这样说:即使日本放弃优势,也绝不会帮助中国成长。但问题是,日本是一个资源进口大国,当“日本制造”不再受欢迎的时候,相信日本的好日子也将结束,到时只能变卖资产。

中国不必急于此事,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加快,日企最终将做出选择:要么趁产线还有价值,卖个好价格;要么趁中日关系尚可,与中国电动车企业合资建设产业链;要么干脆打包回家。日企已从中国消费者那里赚取了太多,现在是时候归还这些了。#深度好文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