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款本田皓影加入价格战,最高降6.9万,配1.5T+193马力,抄底吗

【25款本田皓影加入价格战,最高降6.9万,配1.5T+193马力,抄底吗】

开头段:带入场景 + 情绪/悬念
我身边已经有三个朋友在这两个月里换了车,有一个直接就选了25款本田皓影。他说:“不到12万买个合资SUV,配置还不低,我找不出不买的理由。”听起来是不是很香?但我这人就爱较真——真降6.9万,这车就值得抄底了?我试了试,也问了问几个皓影车主,答案其实没那么简单。

25款本田皓影加入价格战,最高降6.9万,配1.5T+193马力,抄底吗-有驾

一、这车为啥火?真值吗?

价格战打到这个程度,确实够猛。原价快19万的两驱精英版,直接干到11.69万左右【数据来源:官网与终端报价】,这力度,直接让不少人动了心。尤其是家里有娃的,或者想换个空间大点的SUV的,一看这空间、一看这价格,真香警告直接拉满。

但火归火,真值不值还得看用途和体验。比如你通勤+周末带娃出门,这车的表现确实挺对得起价格。动力方面,1.5T + CVT 不追求性能的情况下够用,193马力日常超车没问题。再加上本田一贯的空间魔法,后备箱能放下婴儿车+露营装备,第二排放倒还能拉个小冰箱,妥妥家用取向。

25款本田皓影加入价格战,最高降6.9万,配1.5T+193马力,抄底吗-有驾

二、参数不错,但问题也不少

参数看着亮眼,但真用起来,有些点还是值得说说。比如隔音,老毛病了——高速上风噪胎噪明显,尤其120km/h往上,车里聊天得提高音量。有车主跟我说,刚开始以为是轮胎问题,换了米其林也没根治。

再就是车机系统,Honda Connect 3.0虽然功能全,语音识别、OTA、手机互联都有,但流畅度一般。偶尔卡顿、响应慢,在这个国产车把智能化卷成“手机平板”的年代,本田这套系统就有点“老年代步车”味儿了。

25款本田皓影加入价格战,最高降6.9万,配1.5T+193马力,抄底吗-有驾

还有个争议点是7座布局。虽然官方说是给多孩家庭准备的,但2700mm的轴距硬塞七个座位……谁坐谁知道。短途应急还行,真指望第三排长途坐人?建议你先试坐再下单。

三、和竞品比,它到底赢在哪?

和它对着干的其实就那么几款:丰田RAV4荣放、日产奇骏,还有一些国产紧凑型SUV。但你仔细看,就这波降价后,皓影的定价直接打进国产车区间,合资身份+高配置,确实杀伤力不小。

25款本田皓影加入价格战,最高降6.9万,配1.5T+193马力,抄底吗-有驾

对比RAV4荣放,后者的2.0L自吸发动机虽然省心,但动力确实偏弱,126kW跟皓影的142kW比,加速上差了一截。再看奇骏,1.5T三缸机数据好看,但三缸先天的抖动问题,不是所有人都能忍。皓影的1.5T虽然也没多高级,但至少四缸,平顺性和稳定性更有保障。

配置方面,皓影现在连BOSE音响、流媒体后视镜、无线充电都上了,不夸张地说,入门版就有点“高配感”。你要真对比一下国产车,比如长安、吉利的同价位SUV,配置更高、智能化更强,但品牌认可度和保值率,皓影还是能打的。

25款本田皓影加入价格战,最高降6.9万,配1.5T+193马力,抄底吗-有驾

四、我个人的判断

如果你预算12-14万,想买合资SUV,不追求极致智能化,那现在买皓影的确是个合适时机。尤其是家用+周末出行,皓影的空间、舒适性、油耗表现都算靠谱。混动版更适合城市通勤,插混版适合有固定充电桩的家庭。

但如果你对隔音要求高,对车机流畅度敏感,或者已经适应国产新能源那种“中控秒变iPad”的操作体验,那你可能会觉得皓影有点“老派”。

25款本田皓影加入价格战,最高降6.9万,配1.5T+193马力,抄底吗-有驾

我倾向于认为,皓影这波降价是“价值回归”,不是“突然良心”。合资车在新能源冲击下被动应战,用价格换市场。如果你看中了空间、动力、安全配置,那就别犹豫;但如果你更看重智能体验、品牌创新,那不如再看看国产新能源。

结尾:欢迎评论交流

25款本田皓影加入价格战,最高降6.9万,配1.5T+193马力,抄底吗-有驾

你怎么看?是趁现在抄底一个合资SUV,还是等等看国产新能源的新动作?欢迎评论区留言——你会选皓影,还是已经准备转投新势力了?说说你的想法,也欢迎已经上车的朋友分享一下用车感受。21:30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