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花12万买台带激光雷达的纯电SUV,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但零跑B10硬生生把价格打到了11.98万起,还塞进了激光雷达和高通8650智驾芯片。另一边,比亚迪元PLUS智驾版以13万出头的价格,凭借三目摄像头和比亚迪的金字招牌,同样吸引着消费者。这俩车就像班级里的学霸和黑马,一个稳扎稳打,一个剑走偏锋。今天咱们不玩虚的,直接拿真刀真枪的数据说话——比如实际测试中零跑B10在高速上多扛住了15公里,比亚迪元PLUS却能在露营时变身移动电站。究竟该选激光雷达的极致性价比,还是老牌大厂的均衡实力?看完这篇对比,你绝对能找到答案。
第一回合:价格战里的“田忌赛马”
零跑B10上来就甩出王炸:11.98万带激光雷达的版本,比比亚迪元PLUS智驾版便宜了整整1.6万。这差价够买台顶配iPhone了,但零跑真能占尽便宜吗?
仔细看配置表会发现玄机。零跑把激光雷达塞进中低配车型,但全系砍掉了对外放电功能;比亚迪虽然贵点,但全系标配3.3kW放电,周末带娃露营时插个电火锅就能涮羊肉。有车主实测过,比亚迪的电池能支撑连续6小时烧烤,相当于省下租移动电源的200块。零跑这波操作就像自助餐厅的“荤菜随便吃,但饮料另收费”——省下的钱,迟早得从别处找补回来。
第二回合:续航实测,高速上见真章
纸上谈兵没意思,直接看某汽车博主做的极限测试:零跑B10和元PLUS各开510km续航的顶配版,从上海到杭州往返,全程80%高速+20%市区。结果零跑B10跑出了458km的实际里程,比亚迪元PLUS则是443km,差距看似不大,但关键时刻能救命。
举个例子:假设你从北京出发去北戴河(单程300km),开零跑B10能直接打个来回不充电,比亚迪元PLUS回程时就得在服务区充半小时电。博主实测显示,两车高速电耗相差1.2kWh/100km,相当于每百公里多花1块钱电费。换算成年均1万公里行驶里程,零跑每年能省120块,够吃两顿海底捞了。
第三回合:空间魔术师VS细节狂魔
零跑B10在尺寸上全面压制:车长多出6厘米,轴距多1.5厘米。实际体验时,身高1米8的壮汉坐进后排,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半,比亚迪元PLUS则是一拳三指。但别急着下结论——比亚迪在后排偷偷藏了小心思。
试过就知道,元PLUS的后排座椅角度可调,长途乘坐能半躺着睡觉;零跑B10座椅虽然宽大,但靠背角度固定,坐久了容易腰酸。后备箱空间更是戏剧化:零跑B10塞进三个28寸行李箱后还剩点空隙,比亚迪元PLUS却能竖着放下两辆折叠婴儿车。这就像租房选户型,零跑是客厅大的开间,比亚迪是卧室带飘窗的一居室,全看你怎么用。
第四回合:智驾系统,激光雷达能打多少分?
零跑B10的激光雷达+高通8650芯片,听着就比比亚迪的三目摄像头高级。但实际用起来,激光雷达在暴雨天确实能识别前方30米突然窜出的野猫,而摄像头这时候可能已经“瞎”了。不过有个尴尬的现实:国内开放城市NOA的路段还不到10%,多数人用智驾也就是跑高速。
这时候比亚迪的保守策略反而占优。它家高速NOA已经迭代到3.0版本,自动变道成功率97%,跟车距离能精确到±0.5米;零跑B10虽然硬件更强,但新系统刚上车,有车主反馈匝道汇入时偶尔会“犹豫不决”。这就好比游戏里的顶配显卡,跑老游戏可能还不如中端卡稳定。
第五回合:看不见的“软实力”
比亚迪的杀手锏藏在细节里:全系标配的5G车机,刷抖音比零跑的4G快一倍;50W无线快充放上去10分钟,手机电量能从20%飙到50%。零跑B10虽然给了8295芯片,但实际用起来,语音助手有时候会卡在“正在思考中...”——可能是通义千问和DeepSeek两个AI模型在“打架”。
还有个小彩蛋:比亚迪的远程控制能提前打开座椅加热,冬天进车就像坐进热炕头;零跑B10虽然也能手机控车,但少了方向盘加热(北方的朋友懂的)。这些细节就像手机里的NFC功能,平时用不上,需要时没有就抓狂。
终极结论:你的需求,决定胜负手
如果你追求极致性价比,经常跑长途,又爱尝鲜新技术,零跑B10的激光雷达和长续航绝对超值。但要是更看重品牌保障、露营需求多,或者家住北方,比亚迪元PLUS的稳定性和放电功能更实用。说到底,这两款车就像《王者荣耀》里的刺客和战士——一个爆发高但脆皮,一个血厚能抗压。选谁?得看你平时爱打野还是爱守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