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制造之痛!兰州驼铃客车两度卖身,终归广东

大西北的老牌子客车厂——兰州驼铃客车

最近啊,咱们整理了一下咱们国家客车制造业的发展历史,还给大家讲了不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一些明星客车厂的故事。今天呢,咱们来说说咱们西北地区的老牌子客车厂——兰州驼铃客车。

这家厂子可有来头了,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的时候,那时候在兰州成立了西北公路局兰州机厂修理部,后来改名叫兰州修车厂。这家厂子主要干的就是修车的活儿,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它承担起了维修国外支援中国公路建设物资用汽车的任务,可以说是个很有功劳的企业。

到了1947年,厂子里基于美国雪佛兰卡车底盘改造出了一辆市内公交车,这算是给甘肃省整车制造打下了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辆客车可是甘肃省历史上生产的第一辆车呢。

其实这家位于大西北的工厂刚成立的时候,技术力量一直不咋地。一直到1956年,为了支援大西北的建设,上海派来了400多名技术工人,还带去了机器设备,这才大大提高了工厂的技术水平。

1961年,工厂的名字又改成了甘肃省第一汽车修理厂。那时候,它是兰州市唯一能修大客车的地方,每个月都能完成一百多辆汽车的大修任务,效益一直挺不错的。

甘肃老牌汽修厂转产记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吧,甘肃那边的汽车修理厂突然就多了起来,省第一汽修厂的生意就没以前那么好了。为了改变这种经营不善的情况,工厂就想转行去生产客车试试。

甘肃制造之痛!兰州驼铃客车两度卖身,终归广东-有驾

驼铃客车”引领辉煌岁月

80年代的时候啊,咱们国家的铁路网还不太完善呢,所以公路客运特别重要,在那个时候可是客车制造行业的黄金时代。所以甘肃那个第一汽车修理厂决定转行做客车,这步棋走得太对啦!

1981年,他们利用东风汽车EQ140-S5A这个底盘,搞出了个JT662型公路客车,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驼铃”客车。这车可厉害了,有135匹马力,跑得最快能达到每小时85公里,能坐33到37个人。这车一出来啊,就特别火,“一炮而红”。靠着这辆车,工厂第二年就扭亏为盈了。

后来呀,他们又在东风、解放还有北汽的底盘基础上,陆续推出了JT661、GJ1014、JS620这些型号的客车,每一款都挺受欢迎的。

到了1985年,工厂一年能造400辆车呢,年产值超过了1100万,一年的净利润将近130万。那时候啊,甘肃第一汽车修理厂那可真是让人羡慕的工作单位。

甘肃制造之痛!兰州驼铃客车两度卖身,终归广东-有驾

客车行业掀起合资浪潮

1987年,这家工厂改名叫甘肃驼铃客车厂,变成了一家专门生产客车的企业。可是好日子没持续太久,到了90年代初,因为整个市场环境不好,工厂又开始遇到经营上的麻烦。

不过,驼铃客车厂很快就有新机会了。90年代初,看到国内像上海大众那种通过“以市场换技术”搞合资造车的方式挺成功,咱们国家的客车行业也开始跟着搞合资了。1992年,常州客车厂和美国的福莱西宝合作,成立了中国福莱西宝车辆有限公司,这算是国内客车行业合资造车的一个开端。

甘肃驼铃客车厂也是最早一批参与合资造客车的企业之一。1993年,他们和澳大利亚的威德斯实业公司合作,成立了甘肃威驼客车有限公司。后来行业内很出名的西安西沃客车(西飞和沃尔沃的合作)以及桂林大宇客车(桂客和大宇的合作),也都是在这一年成立的。

甘肃制造之痛!兰州驼铃客车两度卖身,终归广东-有驾

甘肃老牌客车厂的沉浮史

又陷入困境,两次卖身求生

不过甘肃驼铃客车厂生产的威驼客车,可不像西沃客车或者桂林大宇那样大火。合资公司的成立也没能改变什么,两年后,驼铃客车厂还是停产了。

直到2003年,国内客车行业的龙头老大——郑州宇通,成了驼铃客车的“救命稻草”。宇通客车重组了驼铃客车,成立了兰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说实话,兰州宇通在宇通的支持下,确实有过一段短暂的好日子,但最后还是不行,逐渐衰落了。到2009年,宇通也撤出了资金。

到了2017年,广东的银隆控股接手了兰州宇通,现在变成了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而驼铃客车厂呢,也成了银隆客车在兰州的一个新能源客车制造基地。

甘肃制造之痛!兰州驼铃客车两度卖身,终归广东-有驾

甘肃“驼铃客车”的复活之路

不管怎么说,那个曾经卖过两次的甘肃驼铃客车,最后还是恢复生产啦,还守住了甘肃省唯一一家能造客车的资格。现在它们厂一年能造两千辆新能源客车呢。特别有意思的是,现在的兰州广通汽车还在用“CAMBELL”这个牌子,这就说明驼铃客车的品牌一直还在。

总的来说呀,甘肃驼铃客车赶上咱们国家客车制造业发展的好时候,还成了最早一批中外合资的客车厂,也算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不过呢,在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里,它最后没能在大浪淘沙后活下来,这也算甘肃汽车工业的一个遗憾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