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长城汽车发布9月销售数据,新车销量10.8万辆,同比降10.88%。与8月相比,降幅收窄,但仍连续五个月下滑。前三季度,长城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53%,190万辆目标过半仍遥远。
长城曾是燃油车界的领头羊,哈弗H6月销常破五万,风光无限。而今,新能源汽车崛起,长城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前景堪忧。
2021年,魏建军壮志凌云,誓要“2025年销量破四百万,新能源占八成”。然而,长城新能源转型之路坎坷,面对日益强大的对手,昔日燃油王者哈弗的新能源转型亦显艰难。
截至2024年7月底,新能源汽车官方批发销量突破65.1万辆,其中海外贡献率超三成七。这意味着国内月均销量滑落至约6万辆,昔日燃油车盛况难再续,市场格局悄然生变。
前三季度,长城汽车新能源销量21.14万辆,同比猛增24.15%,市场占比24.79%。同期,吉利新能源车销量高达54.58万辆,占比36.62%;长安汽车销量44.76万辆,占比38.55%。整个行业同期市场渗透率已达42.8%。
在业界内,长城汽车在数量与市场占有率上均显逊色,明显落后于同行竞争对手。
长城新能源在需求强烈的市场不敌吉利、长安旗下子品牌。WEY销量3.28万辆,欧拉纯电系列更是大跌39.25%,仅售出4.71万辆。
当前,长城年度190万销售目标已无望,明年400万目标更遥不可及。燃油车市场缩减之际,坦克越野品牌独挑大梁。前三季度,除坦克外,哈弗、魏牌、欧拉、皮卡销量均下滑。然捷途、方程豹等越野新军崛起,坦克未来之路蒙上阴影。
长城的症结何在?亟需深度剖析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长城起初专注于插电混动SUV,未涉轿车与纯电车领域。然而,国内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市场迅猛崛起,远超预期,使长城未能及时把握首波纯电浪潮。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崛起,长城混动市场受挤压。常压油箱之争凸显,长城混动正面临比亚迪激烈竞争挑战。
魏建军坦言,两款车型月销虽破两万,却难掩单车成本高昂达1.3万,致年亏损高达26亿,无奈决定停产止损。他坚决指出,利润是企业持续壮大的基石,无利难图远。
纯电乃新能源未来主流,然长城却中止了蓬勃的纯电车系。新能源车市竞争激烈,车企常靠亏损促销以求长远市场,牺牲短期利润换市场地位,借规模优势与技术积淀盈利。若因每车亏万即撤线,国内众多车企恐难以为继。
长城困境:反对价格战,却无尖端技术或耀眼新能源车撑腰,显乏力。纯电混动皆无亮眼技术。但长城幕后力量不弱,毫末智行、蜂巢能源活跃,系低调强手。
长城汽车的命名屡遭诟病,如咖啡、拿铁等俗名频现,未顾及消费者感受。高端品牌命名至关重要,应显尊贵与格调。长城此举或致销量受损,反映其未充分倾听市场声音。
近年来,增程车型异军突起,销量猛增,三年增长率远超纯电车型。15万以上市场,增程技术尤为抢眼。众多车企如长安、北汽等纷纷涉足,小米等新势力也欲分羹。然而,长城却独辟蹊径,视增程为旧技术,果断舍弃。
长城曾错失纯电机遇,亏损后放弃,混动亦被超越,越野领军地位动摇,且舍弃增程赛道。其新能源策略似未紧贴消费者需求主流,陷入布局误区。
长城在插混领域缺乏独步天下的技术与优势,对新能源趋势判断失误,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资源,导致竞争力未达预期。
长城深耕新能源领域,电池、电机及三电技术储备丰厚。近年来,通过技术深耕与孵化,孕育出毫末、仙豆、蜂巢能源等零部件品牌,持续探索如何将核心技术转化为竞争力产品,这成为长城逆袭的关键策略。
长城汽车,总资产逾两千亿,国内汽车业巨头,正逢转型之际。其战略失策,或源于领导层保守思维,未能把握时代脉搏,缺乏前瞻与长远视角审视新能源趋势。长城变革,亟需从根本上调整战略方向。
若未洞悉新能源车未来趋势,友商深耕纯电与增程,构建强大产业生态与技术版图时,中国电动车企已握核心技术,而长城若未紧跟未来步伐,错失领先机遇,固执不前,或面临战略滞后之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