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创新治理模式 破解电动车逆行难题

央广网北京4月17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大郊亭地铁站C口周边非机动车逆行乱象得到根本性改善。通过“疏堵结合、科技赋能、共治共享”的创新治理模式,朝阳区城管委联合市交通委、属地街道及行业企业,历时35天完成东四环西侧辅路“绿色通道”改造工程,有效破解长期困扰居民出行的交通顽疾,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朝阳经验”。
北京朝阳区创新治理模式 破解电动车逆行难题-有驾
治理后的非机动车道(央广网发 朝阳区城管委供图)
大郊亭地铁站C口作为区域交通枢纽,长期面临非机动车逆行难题。调查显示,芳圆里商业综合体及周边小区至地铁站的合规骑行距离为1.2公里,而逆行“捷径”仅170米,便利性落差导致高峰期逆行车辆达500辆/小时,交通事故频发,执法难度极大。
对此,朝阳区城管委在大郊亭临时通道北段利用地铁施工退线区域,硬化3.5米宽独立非机动车道,配备照明、安全护栏及导行标识;南段整合绿化带既有步道,拓宽为专用“绿色通道”,增设太阳能路灯12盏、智能监控2套,并新建非机动车停放区100平方米;部署视频监控及流量检测系统,接入“城市大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骑行热力分布,动态调整管理策略;联合外卖平台建立“骑手文明公约”,将合规骑行纳入考核机制;召开居民议事会10余场,采纳群众建议20条,形成治理最大共识。治理后,芳圆里至地铁站骑行距离缩短80%,高峰通行时间减少8分钟,3月25日运行首日通行量超4000次,群众满意度提高,取得秩序与效率“双提升”。
截至目前,200米“绿色通道”日均服务近4000人次、1300车次,以“绣花功夫”实现“人、车、路”和谐共融。朝阳区城管委依托接诉即办工单库,构建“监测—研判—解决—反馈”闭环机制,推动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变“罚单执法”为“暖心服务”,通过政企民协同、设施优化、规则引导,实现秩序与便利“双赢”。
接下来,朝阳区城管委将持续推广“共治共管”模式,以精细化、智能化手段破解城市治理难题,为首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贡献朝阳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