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汽车的示界品牌终于来了,LOGO整了个指南针,野心不小。
首款车定价10-15万,试图用“富康”的情怀,加上什么中式智能和法式驾控的结合体,来打动消费者。
但这事儿,真能成吗?
这就好比,你跟相亲对象说,我这人吧,既有李白的浪漫,又有爱因斯坦的智慧,还兼具彭于晏的颜值。
对方听了,估计只会觉得你脑子瓦特了。
为啥这么说?
记住:情怀这东西,它是有保质期的。
70后、80后确实对“富康”有感情,但他们的钱包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现在买车,图的是啥?
是智能,是省油,是面子,是实用。
情怀,顶多算个附加分,加分项太少,那可真不行。
而且,SUV本身就跟“操控”这两个字有点隔阂。
你想想,开着一个大块头,跟我说这操控多好,多有法系车的味道……这就像是跟一个胖子说,你跳芭蕾一定很美妙,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除非示界06在智驾方面能搞出点真东西,否则,单靠情怀,估计只能感动自己。
神龙汽车这次“二次创业”,更像是一场豪赌。
不是东风说了算,Stellantis集团提供技术吗?
这就好比,儿子想搞个大项目,老子说,行,给你点钱,你自己折腾去吧。
但成败,可就不好说了。
这种模式,其实挺有意思的。
过去合资车企,技术都是外方说了算。
现在东风主导研发,Stellantis提供底盘技术,试图打破这种“技术依赖”。
这就像是,过去你一直给别人打工,现在想自己当老板,但又怕搞砸,所以拉着老东家一起合作。
这种操作,相当于给其他合资品牌打了个样。
大众、丰田们看到了,说不定也会心动:诶,这路子好像可行啊!
以后是不是也能搞个“中方主导,外方技术”的新品牌?
但风险也是巨大的。
如果神龙这次成了,那合资品牌转型就有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大家都学着这么搞,说不定能焕发第二春。
但如果失败了,那神龙汽车,可能就成了法系车退出中国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知道为啥吗?
因为消费者是现实的。
你车不好,服务不行,价格还贵,谁会买你的账?
法系车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点水土不服。
设计太前卫,国人欣赏不来;配置太保守,竞争不过别人。
再加上营销一直没找对路子,所以销量一直上不去。
现在神龙想靠一个新品牌,一款新车,就想翻身?
这难度,堪比登天。
但话说回来,不拼一把,难道就坐以待毙吗?
这种情况,就好比,你手里拿着一把烂牌,但你不想认输,你还想赢。
所以,你只能拼尽全力,想办法把烂牌打好。
但是,这真的合理吗?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新品牌上,是不是有点孤注一掷了?
所以说,神龙汽车这次“二次创业”,与其说是“破釜沉舟”,不如说是“背水一战”。
成则生,败则亡。
人真的是太难了。
一方面,要顺应时代潮流,拥抱新能源、智能化;另一方面,又不能丢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要在情怀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要在技术和营销之间找到最佳策略。
神龙汽车这次的“示界”品牌,简直就是合资车企转型的终极形态。
它既承载着法系车的希望,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不过,希望它别变成“示弱”才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