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风云再起,上汽集团与华为的“第五界”合作引发市场热议。从销量连年下滑到一季度净利润回暖,这家老牌车企似乎正试图撕掉“传统”标签,用一场智能化革命叩响春天的大门。
“尚界”登场,能解上汽之困?
4月16日,上汽与华为联手推出“SAIC尚界”,首期投入60亿元,组建超5000人团队,剑指主流智能汽车市场。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高调宣布,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秋季面世,搭载华为智能驾驶、座舱等核心技术。这场合作被外界视为上汽转型的“关键一役”——既借力华为的技术光环,又试图摆脱对合资品牌的依赖。
数据印证了紧迫性:2024年上汽销量同比下滑20%,净利润缩水近九成,燃油车市场萎缩与价格战双重夹击下,转型已是生死之战。而“尚界”的诞生,恰似一场及时雨。
业绩回暖,是昙花一现还是拐点将至?
2025年一季度,上汽净利润30亿至32亿元,同比增长10%-18%,整车销量94.5万辆,同比增13.3%。这份成绩单背后,是降本增效、业务整合的强力推进。新能源车销量增长29.89%,更显转型初效。
但隐忧犹存:一季度利润增长部分源于印度子公司股权转让收益,内生增长动力仍待观察;合资品牌上汽通用单季计提资产减值232亿元,燃油车“包袱”尚未卸下。董事长王晓秋提出的“平权驱动进阶”,能否在华为赋能下真正落地,仍是未知数。
智能化赛道,后来者如何超车?
华为“智选车”模式为上汽注入智能化基因,但前有问界、智界抢占先机,后有小米、蔚来等新势力围堵。首款车型若不能在2025年秋季一炮而红,上汽恐难借“尚界”扭转战局。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组织变革。上汽需打破传统制造思维,与华为的互联网基因深度融合——从供应链管理到用户运营,从产品定义到销售渠道,无一不是硬仗。
春天是否来临,答案或在2025年秋。若“尚界”首战告捷,上汽或能借智能化东风重获生机;若折戟沉沙,则可能沦为转型浪潮中的又一注脚。对于这家年销超400万辆的巨头而言,与华为的携手既是机遇,亦是背水一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