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电动车,现在市面上动辄几十万的价格总让人觉得门槛太高,但最近大众汽车放了个大招——一款售价只要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6万元)的纯电小车,计划2027年量产!这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直接炸锅:“大众这是要卷死同行吗?”
最近,大众官方一口气甩出了ID.Every1概念车的官图。别看这车名字里带个“概念”,但设计可一点都不玩虚的。整车线条方方正正,乍一看像是从科幻电影里开出来的迷你装甲车。前脸封闭式格栅配上放射状LED日行灯,车尾还自带扰流板,连轮毂都搞了个19英寸的半封闭式设计。这造型别说年轻人了,连我隔壁六十岁的张大爷看了都直呼“够酷”!
一、这车到底有多“便宜大碗”?
大众这次明摆着要抢平价电动车的蛋糕。ID.Every1的定位直接对标自家2013年停产的经典小车e-UP!,但技术可不止升了一级。它基于MEB前驱平台打造,和现在ID系列的后驱车型完全不同,车身尺寸比之前发布的ID.2all还小一圈,长宽高只有3880/1816/1490毫米,停车绝对是一把好手。不过别小看这“小个子”,后备厢能塞下305升的东西,后排座椅一放倒,直接变身移动小仓库。
最让人心动的还是价格。2万欧元在欧洲是什么水平?举个例子,隔壁电动MINI Cooper起步价3万欧元,比亚迪海豚在欧洲卖2.5万欧元左右。大众这一刀砍下去,直接把门槛拉低到“买菜车”级别。不过也有网友吐槽:“250公里续航(WLTP工况)放在国内确实不够看,但要是真卖15万,我立马把家里那台油车卖了!”
二、车里藏着多少小心思?
拉开车门,ID.Every1的内饰简直把“实用主义”玩出了花。中控台嵌了块悬浮式大屏,下面保留了一排实体按键——大众总算想通了,触控屏开车时容易误触,实体键才是“保命神器”。副驾前方设计了多功能导轨,能装平板电脑、小桌板,甚至还能挂个蓝牙音响。最绝的是副仪表台能前后滑动,前排座椅能完全放平,露营时直接当床用。
方向盘设计更是脑洞大开,圆角矩形造型配上怀挡换挡,乍一看还以为是从特斯拉那儿借的灵感。不过官方说了,这车支持“功能订阅服务”,比如自动驾驶或者座椅加热,用户想用就买,不用也不强求。这招倒是挺聪明,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顶配功能。
三、2027年才量产,大众在打什么算盘?
别看现在概念车风风火火,量产版得等到2027年。有人担心:“三年后国产车都卷到火星了,这车还有戏吗?”其实大众早有布局。ID.Every1将放在葡萄牙生产,专门针对欧洲市场,而国内可能会推出“特供版”。按大众以往的套路,国产化后价格大概率会下调。比如ID.3在国内比欧洲便宜一半,ID.Every1要是卖到8万人民币区间,直接和比亚迪海鸥、五菱星愿贴身肉搏,那场面想想都刺激。
大众还留了后手:未来几年要推ID.2、ID.2X、ID.GTI量产版,价格从2万到3万欧元不等,相当于把电动车的“高中低档”全包圆了。这招“组合拳”一旦成型,别说传统车企,连特斯拉都得捏把汗。
四、平价电动车真是未来趋势?
现在全球电动车市场有个怪现象:一边是高端车型疯狂堆配置,另一边是老百姓喊着“买不起”。大众这波操作恰恰踩中了痛点——用成熟平台降低成本,用模块化设计满足个性化需求。就像拼乐高,基础款便宜又能自己加配件,谁不爱?
不过挑战也不小。国产车已经在平价市场杀红了眼,零跑T03国内卖7万,续航403公里;比亚迪海豚12万就能拿下400公里版本。ID.Every1要想分杯羹,光靠品牌情怀可不够,关键还得看本土化后的性价比。
结语:
有人说ID.Every1是大众的“背水一战”,也有人觉得这是电动车普及的关键一步。不管怎样,2万欧元的价格确实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原来电动车不一定是奢侈品,也可以是一台靠谱的日常代步工具。三年时间说长不长,如果大众能兑现承诺,说不定真能掀起一场“平民电动革命”。至于到时候是“真香”还是“翻车”,咱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