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新一代CR200J准高速动车组

2024年1月10日,全国铁路实行一季度调图,很多普速客车换成了第三代CR200J动力集中列车,运行时刻变化不大,但有些停站确消失了。如郑州到广州的直特Z189次,升级为动集列车D189次后,就不停韶关东站了,什么原因呢?因为韶关东站还是低站台,新型动集列车没有低站台乘降梯,无法停靠,作为普速客车的替代品,居然停不了普速铁路传统的低站台,或许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老Z189运行时刻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新D189运行时刻

在我儿时关于火车的记忆中,最深的莫属爬梯上火车的情形。当年传统旅客列车车厢门都有供旅客上下车的车梯,无论大站小站,都是低站台,而只是大站站台比车梯最下一级稍高些,小站站台比车梯还要低一些。一些偏远地区火车站站台较短,甚至有些乘降所站台都没有,得益于普通客车的乘降梯,即便没有站台,旅客都可以上下车,传统客车良好的兼容性,给广大城乡旅客提供了极大便利。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传统绿皮火车和灵活停靠各种车站

小学三年级跟母亲乘火车南下广东过暑假,那是1993年,在广州站第一次见到和车厢地板几乎平齐的高站台,而后在深圳,佛山火车站也见到高站台,当时觉得很新奇,也很先进。而当年在我国其它地区,仍以低站台为主,到了2000年,北方地区也只有北京西站和上海站(新客站)有部分高站台。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中原之星号动车组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蓝箭高速动车组停靠低站台

1997-2007年间,中国铁路经历了5次大提速,在此期间,配属了大量时速160公里的25Z,25K,25T等新型提速客车,还从韩国进口了25C型客车,以及引进和研制了X2000,大白鲨,先锋,春城,蓝箭,新曙光,神州,中原之星,长白山等多款高速和准高速动车组。而车站只是北京站,北京西,南京,昆明,重庆北等大站按照自身需求建设或改造成了高站台,这时期上述无论是提速客车还是动车组,都是低入口车辆,如京广铁路信阳境内小站鸡公山站,未经改造,中原之星动车组都可以直接停靠,当时的广深铁路,沿线樟木头,常平,石龙等停靠站都是低站台,时速200公里蓝箭高速动车组同样可直接停靠,虽然这时期国产动车组的技术不是最好的,但良好的兼容性,使它们运用灵活,哪里需要都可以直接调到那里用,沿途车站无需刻意去改造。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复兴号动车组高入口车门,仅能停高站台

然而到了2007年,中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这时期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研制了时速200-250公里级别的CRH和谐号系列动车组。自此,除初代CRH1,CRH5有低站台乘降装置外,其它CRH和谐号后续车型及现今的复兴号所有高速动车组车型,均未设计停靠低站台功能。而CRH最初运用于京广,京沪,京哈,沪杭,浙赣,广深等既有铁路提速线路,也就从这时开始,除运用CRH5的京哈线外,其余沿线车站开始大规模进行站台改造,无论大站小站,只要有CRH动车组停靠都要改造。而改造车站的费用,据说70%由当地政府承担,30%由铁路承担。对于大站来说,客流量大,加高站台使旅客乘降更方便,更安全,是值得的。但对于很多小站来说,为了停一两趟动车就要花费巨资加高站台,对地方财政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客流小,收益低,回本过程也相对漫长,成本大大增加。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CRH5动车组乘降梯,可灵活增停小站

反观世界其它国家高速列车,除日本外,欧美国家无论是法国的TGV,英国的欧洲之星,还是德国的ICE,美国的阿赛拉特快等,大都是低入口车厢,兼容性好,可轻松停靠既有车站和低站台。故它们的运行线路可不局限于新建的高速铁路沿线,也不用为它们专门新建或改造车站,如法国TGV列车由巴黎往东南方向车次的起点,仍是位于市中心历史悠久的里昂车站。并且这些高速列车通常可以驶下高速线,通过老铁路延伸到更多中小城镇,从而不用过多新建高速线路,也同样扩大了高速列车的服务范围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法国TGV列车低入口车厢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法国TGV高速列车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意大利高速列车也是低入口车门

但是在国内大多数地区,每新建一条高铁线路,就要新建或全面改造一座车站,如为了京津城际彻底改造北京南站,为了京沪高铁新建上海虹桥站,为了武广高铁新建了广州南站,为了贵广高铁新建了贵阳北站等,虽然车站修的豪华气派,体验良好,但投资巨大,成本极高,这或许在一定程度导致中国铁路客运由盈转亏。这里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我们的和谐号,复兴号等新型高速动车组列车都是高入口设计,兼容性差,原有车站无法适应其要求,必须新建或改造。更有甚者,作为普速列车的替代品的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俗称绿巨人,AD钙),从第二代鼓型车体开始,也取消了低站台乘降梯,导致原有低站台的老车站无法直接停靠,即使是带有乘降梯的第一代CR200J动力集中列车,除了西安局,兰州局外,乘降梯也从来没有运用过,也从未停靠低站台车站。此外,早期的CRH1和谐动车组同样也有低站台停靠装置,但该车在运用时,低站台停靠装置也未使用。如广深线的石龙,常平,樟木头等车站,在使用CRH1时也加高了站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以至于后续车型干脆取消乘降梯,很大程度因为设计缺陷不便使用,虽然动车车门是自动开关的,但乘降梯却需列车员手动操作,不管是早期CRH动车组,还是CR200J动力集中列车的乘降梯都是这种情况,但动车的工作人员配置较普通列车大大减少,早已不是每1-2节车厢配一名乘务员,而是整列车4-5名乘务员。故每当动车停靠低站台前,需乘务员从车头走到车尾,将乘降梯顶板一个个手动翻起来,开车后再一个个翻下去(CRH5系列),或者将车门改由手动开启,由几名列车员开启其中几个车门供旅客乘降(CR200J一代),上述无论哪种方式,要么乘务员麻烦,要么旅客不便,很大程度直接导致乘降梯后来被弃用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新一代CR200J车门已取消低站台停

然而,对于很多客流量不大的车站,修建或改造高站台都可能会增加不必要成本,甚至这个成本会远大于产生的效益。如韶赣铁路丹霞山站,客运设施一应俱全,标准高站台,却有很长时间没有旅客列车停靠,直到最近才停靠一对旅客列车。再如京广铁路徐水站,因霸徐铁路兴建改造为高站台,也仅有往返10趟列车停靠,而停靠的动车组只有一对,为一列动车组往返停靠两次就要投入不小的资金去改建高站台,是否合算,是否值得,值得深思。尽管现在很多地级市车站已建成高站台,新建铁路的车站也都采用高站台,但仍有很多县级以下的车站仍是低站台,如果全部改造投资无疑是巨大的,新建的车站如果客流不大,使用高站台无疑是一种浪费。随着高速和普速动车组列车运用范围扩大,个人认为与其斥巨资改造所有的站台,不如保留和改进动车组的乘降梯,以较低的成本恢复和提升车辆兼容性,从而使车辆运用灵活,无需局限于新建的车站和站台,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最大限度节省投资,降低成本。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丹霞山站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现今的复兴号动车组无论是时速250-350的高速动车组还是时速160公里的动力集中列车,大都是较宽的鼓型车体,和高站台间距变小,之前传统的乘降梯已不适用。建议新车在车厢门下方暗藏乘降门,内设乘降梯,上设向车门侧面上翻的自动乘降梯翻板,平日翻板盖在乘降梯上方,和车厢地板是平齐的,列车停靠高站台时,只开上面的车厢门,和现在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无异。而当停靠低站台时,站台一侧乘降梯翻板会在列车进站前自动翻起,贴在车门侧面,即触发车厢门和下方乘降门联动,车停稳后,车厢门和乘降门合为一体自动打开,旅客可通过乘降梯上下车,乘降完毕,车门和乘降门自动关闭,列车出站后,乘降梯翻板自动放下,恢复原样,这一系列控制程序只需司机在驾驶室内用按钮操作,方便快捷。碰到紧急状况时,乘降门和乘降梯也可作为应急通道,在列车未停靠站台时使用。这样既保留了列车停靠高站台时间隙小的优点,又能使列车轻松停靠低站台,小站无需刻意改造站台,从而节省投资,使列车运用更灵活,这种上下双车门结构在未来新下线复兴号系列高速动车组及CR200J动力集中列车都可推广。如果运用效果良好且条件允许,现役的鼓型车身的复兴号动车组也可在厂修时分批进厂改造。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第一代CR200J动集列车乘降梯

动车组保留和改进低站台乘降梯,虽在车辆设计上会增加一些投入,但却节省了更多改造车站之开支,还可提高车辆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如CR200J动集列车后续车型如能增设上述改良后低站台乘降装置,未来投放更多线路时,无需再立即改造沿线车站,既有利于加速车辆的更新换代,又可大大节约运营成本。此外,高速动车组增设此装置,则能使高铁运行线路不再局限于新建的线路和车站,直接通过联络线和既有铁路及车站,在不增加投资新建线路的情况下,辐射更多地区,从而以较少成本扩大高铁服务范围。同时高铁线路延伸到既有车站,也可大大为换乘提供方便,使中国高铁之发展迈进一大步。

建议新造动车组保留改进低站台乘降梯,提升车辆运用灵活和兼容性-有驾

关于新造动车组保留和改进低站台乘降梯,使运用更灵活,提升兼容性,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部分图片素材源自网络】个人设想的动车组低站台乘降装置长什么样,后续也会通过手绘草图和3D MAX模型技术展示给大家,欢迎持续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