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产销售,天天泡在4S店里跟各种买车大哥大姐打交道。今天咱们聊点啥呢?就来说说我们家镇店之宝轩逸!这可是马路上随处可见的一员猛将,号称三大妈之一。不过现在嘛,这位老网红还能不能继续撑场子?销量咋样?都谁在买它?对手又是谁?我跟你说,一切真相马上揭晓!
先讲个实话,我们四线城市小地方,人不多,但爱车的人不少。我所在的4S店,每天能接待二十来组客户,其中一半人冲着轩逸来的。这款车吧,有点像家里的那口老铁锅,用了好多年虽然有些掉漆,但还是特别顺手。上个月我们全店卖了62台车,你猜怎么着,有37台是新老轩逸,妥妥的大腿级选手。
不过库存也不算少,现在仓库里还压着120多台,多到让老板晚上睡觉都会梦到它们。最常见的是经典款1。6XE CVT舒适版黑色,说白了就是那种性价比最高、看起来也不扎眼的版本。这么火,可不是没理由的。
说起买轩逸的人,那群体画像太清晰不过了。一类是40岁以上的大叔大婶,他们更喜欢经典款。他们啥特点呢?工厂蓝领为主,大多数图个皮实耐用,不需要花哨配置,只要开出去省油、省心,就行。有时候他们会拉上老婆孩子一起过来看车,全程盯紧价格和优惠幅度,小算盘打得贼精明。
另一类则是30岁左右的小年轻,对,新款主要靠他们撑场面。这批人更多是在私企干活,上班通勤用得比较多。而且80%的客户都是男生,说白了颜值还是很重要嘛。当然啦,无论哪一拨儿人,有一个共同点:差不多一半都是人生中第一次买车,还有一些趁国家补贴搞换新或者报废旧车顺便升级一下生活品质。
不过话说回来,这年头竞争激烈啊,别以为只有你一家聪明。那些来挑轩逸的人,经常拿它跟大众宝来、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这些兄弟车型做比较,还有国产品牌比如秦L和帝豪,也加入战局抢市场份额。在智能化配置方面,我们日产确实被吊打得挺惨,比如后排座椅居然还不能放倒;但胜在牌子响亮,而且日系特有的省油优势依然在线。所以很多消费者最后还是乖乖掏钱把钥匙揣兜里走人。
当然啦,也有人扭头离开的。我给你举两个例子吧。有个叫老彭的大哥,是典型蓝领用户,看中了经典版。但转了一圈发现展厅没有现货,他当时脸都绿了,再加上觉得配置低,还抱怨什么减配严重,于是一怒之下跑去隔壁启辰D60提了一辆回家(其实也是同集团产品)。后来公司内部调整策略,通过推荐启辰系列,总算弥补了一部分流失率,不过真心肉疼啊!
再来说另一个故事,小陈父女俩来看新款。当爹的不知道是不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审美定式,坚持要务实一点选黑色,而刚毕业的小陈死活非白色不可,两人在展厅吵成一团,引发围观群众热议。最后俩人各退一步,同意购买黑色的新车型,总结下来一句话:理智归理智,钱包才是真正拍板决定颜色的重要因素。
然后重点来了,说到优惠政策,那简直千变万化,比股市还刺激!去年9月的时候力度最大,当时经典版直接降价40000块,新款砍38000元,也是疯抢的一波高峰期。今年春节后淡季稍微涨回去了两三千,但始终达不到之前那个巅峰价位。如果预算有限,又想追求免息分期,好多人会选择银行贷款5年方案,然后提前一年或两年一次性结清债务,美其名曰无形中实现免息效果,懂行的人果然门门精通!
至于畅销车型,大伙儿认准2023款1。6L CVT悦享版,占整体销量近40%,而且灰色出奇受欢迎,看起来既稳重又高级。但冷门配置就尴尬了,比如什么2025真心版,因为功能阉割严重,一个月最多卖出一辆,都快成为展厅里的摆设模型。不信你可以问同行,他们肯定深有感触。
谈完销售,我们再瞧瞧售后的情况如何。据反馈,不少消费者吐槽CVT变速箱冷保护问题影响驾驶体验,有时候早晨启动甚至感觉动力不足。另外隔音性能下降明显,一些老司机对此表达强烈担忧,更怕未来进一步减配连电动窗这种基本功能都取消。不过保养费用倒是不贵,一次320块钱,包括机油和机滤,用矿物油半年或者5000公里保养一次,所以总体负担较轻,对价格敏感型用户友好度满分。
综合下来,可以这么说吧:曾经辉煌无敌,如今风光略显疲态,烂船还有三斤铁的现实写照就是这样。不过凭借不错的优惠政策,以及稳定可靠这一固有标签,它仍吸引着不少预算有限但希望省事耐操的购车者入坑。从长远看,如果日产继续躺平装睡、不提升技术实力的话,被竞争对手赶超只是时间问题。毕竟呀,在这个飞速变化的大环境里,没有任何品牌能够永远吃老本混日子,对吧?
好了,这就是我的碎碎念分享,希望大家听完有所收获。如果身边朋友正在考虑入手家庭代步神器,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小心得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