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在意的角落,这些合资车竟推出"零元购"套路!
"零首付!零利息!月供只要2999元!"这样的广告语是不是很熟悉?近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是国产品牌,就连一些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也开始加入价格战的行列,纷纷推出所谓的"零元购"等吸引眼球的促销方案。但这些看似诱人的优惠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套路和陷阱?一起来揭开这层神秘面纱。
春节刚过,车市就热闹起来了。走进4S店,销售顾问笑脸相迎:"先生,您看这款车怎么样?现在可以零首付开回家啊!"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过去,这种促销手段主要是国产品牌的"专利",但现在,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一些合资品牌也悄悄加入了这个行列。
合资品牌的"零元购"大军
广汽丰田威兰达,这款定位于紧凑型SUV的热销车型,最近开启了新一轮促销攻势。官方限时一口价12.98-22.08万元,全系优惠4.4万不说,还提供"零首付、零利息"的贷款方案。销售员小李信誓旦旦地说:"现在买最划算,不用一分钱就能把车开回家!"
韩系品牌起亚也不甘示弱。作为起亚中国首款国产纯电动车型,EV5在15万价位段的新能源车市场实在太"卷"了。为了提升销量,起亚也加入了"零首付、零利息"的大军,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就连德系豪华品牌大众的高尔夫GTI也按捺不住了。这款在燃油车时代曾经的"硬通货",如今在新能源大潮下光环渐失。先是官降1.49万,限时19.4999万起售,但销量依然不理想。于是,高尔夫GTI也开始了零首付以及5年低息的促销政策,试图重振往日辉煌。
表面"零元"背后的重重陷阱
但消费者需要警惕的是,这些看似优惠的"零元购"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套路。小王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他被4S店"零首付、零利息"的宣传吸引,准备购买一辆合资品牌SUV。但在签合同时才发现,所谓的"零首付"其实是要缴纳一笔不小的"保证金",而且还要强制购买店内高价保险和装饰套餐。
"销售告诉我贷款买车比全款便宜8、9万,说把这笔钱省下来干啥不好。我当时就被这个数字吸引住了,结果算下来各种手续费、保险费、装潢费加起来,比正常购车还多花了2万多。"小王无奈地说。
据了解,目前汽车市场上的"零元购"套路主要有这些:
虚假的"零首付":号称零首付,但实际上会通过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变相收取首付,或者把车辆做抵押、转卖给其他人,以各种理由拖延或拒绝交车。
虚假的"零利率":表面上不收利息,但会收取高额的"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这些费用加起来可能比正常贷款的利息还高。
利率混淆:故意混淆年化利率、月化利率、日化利率的概念,让消费者误以为享受了超低利率,实际上年化利率可能高得吓人。
捆绑销售:强制消费者购买不必要的装饰、保险、延保等附加服务,变相增加购车成本。
谎报贷款金额:有些4S店为了获取更多返点,会在为消费者办理贷款时增加或减少实际贷款金额,并收取额外手续费或佣金。
不得不提的政策变化
今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新规明确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自主确定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这意味着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可达100%。也就是说,消费者购车理论上可以享受真正的"零首付"。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轻松获得全额贷款。小李在某合资品牌4S店咨询时被告知:"虽然政策上可以零首付,但具体要看个人征信情况和还款能力,一般来说,征信特别好的客户才有可能获得全额贷款审批。"
另一位消费者小张分享了她的经历:"销售一开始说可以零首付,结果征信一查,说我只能贷款80%,剩下20%必须自己出。而且还强制我买了4S店的保险和装饰套餐,说这是贷款审批的'必要条件'。"
如何避开"零元购"的陷阱?
面对琳琅满目的"零元购"促销,消费者应该如何理性购车呢?
首先,要理性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不要被"零首付"、"零利息"等宣传语迷惑,要根据自身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车型和贷款方案,确保月供不会给生活带来过大压力。
其次,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可以多对比几家银行或金融公司的贷款方案,不要只听信4S店销售的一面之词。要详细了解贷款总额、年化利率、还款周期及还款额度等关键信息。
第三,仔细阅读合同细则。特别是关于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并接受所有条件。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向相关部门求证。
第四,警惕捆绑销售。坚决拒绝被强制购买不需要的服务或产品,如果遇到4S店以贷款审批为由强制捆绑销售,可以考虑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最后,保留所有购车相关凭证。包括订金收据、合同、贷款协议等文件,以便日后出现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
消费者的真实故事
小陈去年购买了一辆合资品牌的SUV,被"零首付、零利息"的广告所吸引。"销售告诉我只要办理他们店里的贷款就能享受这个优惠,结果签合同时才发现,必须购买店内近3万元的装饰套餐和延保服务,否则不予办理贷款。"
更让小陈气愤的是,他后来发现自己所谓的"零利息"贷款实际上收取了高额的"金融服务费",算下来年化利率超过了10%,远高于银行的正常汽车贷款利率。"当时就应该多留个心眼,这哪是'零利息'啊,简直是变相高利贷!"
还有消费者小周在"人民投诉"平台投诉:"线上App预付款购车定金5000元,无任何购车合同协议以及收款收据,购车定金不予退还。"幸运的是,经过平台介入,订单已完成退订。
网友用户26785071也曾投诉:"汽车4S店欺诈消费者,拒绝退订金。"最终,店方与客户沟通,定金全额退还给了客户。
理性看待"零元购"
"零元购"并非完全不可取,在特定情况下,它可能确实是一种不错的购车方式。比如,如果你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轻松应对月供压力,且找到了真正无额外附加条件的低息贷款,那么利用"零首付"购车确实可以缓解一次性支出的压力。
但关键在于,消费者必须擦亮眼睛,看清楚所谓"零元购"背后的实际成本,避开各种隐藏的陷阱和套路。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的"零元购"往往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其背后必然有盈利模式存在。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类似的促销手段只会越来越多。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金融素养和维权意识,才能在琳琅满目的优惠政策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购车方案,避免掉入花样百出的消费陷阱。
记住,购车是一项重大消费决策,不要被表面的"零元购"所迷惑,理性消费才是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