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瞅着凯迪拉克也想在高端电车SUV这块地皮上蹚浑水,我心里头挺五味杂陈的。搁过去,美系豪车那是V8引擎的咆哮,是亮瞎眼的镀铬,是浑身上下都透着股子硬汉劲儿。现在呢?都得老老实实插电,比拼续航里程和智能玩意儿了。
这VISTIQ一露脸,明摆着就是要跟国内那几位“扛把子”——理想L9、问界M9、蔚来ES8掰手腕。说穿了,就是冲着那些个当爹的荷包来的。可现如今,当爹的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了。
乍一看,VISTIQ好像是凑齐了所有“政治正确”的元素:够大,纯电,够奢,科技感爆棚。封闭式前脸,贯穿式灯带,这些玩意儿堆一块儿,看着确实挺唬人的。官方还嚷嚷着,什么奥特能平台,千匹马力,听着就觉得倍儿带劲。
可掰开了揉碎了想想,这些花样,国产新势力们早就玩腻了。而且人家更门儿清中国消费者的心思,什么车载冰箱、超大屏幕、航空座椅,恨不得把家都搬到车里头。凯迪拉克呢?它能给咱中国老百姓带来啥不一样的新鲜玩意儿?
有人说,凯迪拉克好歹也是老牌豪华车厂,家底厚着呢。这话不假,可这“家底”,在电车时代,还真就那么吃香吗?消费者更在乎的,恐怕还是智能体验够不够丝滑,续航里程够不够实在,充电是不是方便快捷这些硬碰硬的东西。
而且,别忘了,现在国内新能源车市,那可是红海一片。新牌子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价格战更是打得天昏地暗。凯迪拉克VISTIQ想杀出一条血路,光靠“豪华”这块金字招牌,怕是力有未逮。
依我看,凯迪拉克这次最大的关隘,兴许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自身。它得放下身段,真正摸清中国消费者的脾性,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燃油车的套路,往电车上硬套。
就拿它的造型设计来说,虽然掺和了一些“钻石切割”的经典元素,但整体格调还是偏硬朗。这要搁以前,可能挺吸睛的。可现在,消费者更喜欢那种圆润、柔和的设计,觉得更温馨、更有家的味道。
再有,凯迪拉克老是强调自己的“运动基因”。可讲真,开着一辆五米多长的SUV,又有几个人会较真儿什么“操控感”呢?更多人想要的,恐怕还是它开起来四平八稳,坐起来舒舒服服。
所以啊,凯迪拉克VISTIQ想要得偿所愿,就不能只是把燃油车扒层皮,换个电池就完事儿。它得从里到外,搞一次彻头彻尾的蜕变。这不光是技术上的考验,更是思维方式上的迭代。
说实话,我挺盼着凯迪拉克能支棱起来的。毕竟,各花入各眼嘛。但能不能在藏龙卧虎的中国高端电车市场站稳脚跟,就看它能不能真正读懂中国消费者,能不能拿出拿得出手的诚意之作了。要知道,消费者可不是冤大头,谁是骡子是马,他们心里门儿清。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听过的一个段子,说一个老外来中国,发现满大街都是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感慨中国的发展速度实在太魔幻了。其实,汽车行业也一样。中国新能源车市的进化速度,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凯迪拉克想要在这里分一杯羹,就得展现出比别人更快的学习速度和适应能力。要不然,怕是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香喝辣,自己连口汤都捞不着。
而VISTIQ的问世,与其说是凯迪拉克的一次试水,不如说是整个美系豪华品牌转型求生的一个切面。它们能否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否在消费者心中重塑形象,这才是更大的命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