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车介绍
整车技术规格
发动机参数
底盘
驱动形式
4×4,全时四驱
离合器
单片、干式、膜片弹簧、拉式离合器(11"),液压操纵。
变速器
机械式、6档、前进档均带同步器;远距离机械拉索操纵;型号2840.6。
后桥
组合式桥壳驱动桥,主减速器为双曲线齿轮,单级减速,具有行星锥齿轮式差速器和全浮式半轴。
悬架
前悬架: 双摆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带双向筒式液压减振器。
后悬架: 二级变刚性半椭圆形钢板弹簧,带双向筒式液压减振器或充气式减振器。
制动系
行车制动系统:真空助力、独立双管路液压制动系统。装前盘后盘制动系统,标配ESP9.3。盘式制动器间隙可自动补偿。
驻车制动器:手操纵机械式,拉索传递作用于后轮制动器上。
轮胎
二、使用注意事项
1.为获得专业和可靠的服务,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和购买、更换配件与油料,请您选择南京依维柯授权服务商。
2.新车或更换轮胎行驶100公里后,应按规定的拧紧力矩复紧车轮固定螺母。
3.新车初驶在1500公里以内,不允许大负荷高速行驶,严禁超速超负荷行驶。
4.车门开启时,动作应轻缓,不要按压车门,开启到极限位置时不得继续推、靠,以免损坏车门固定装置。
5.车辆在起步时,应采用1档起步,不宜用2档起步,以免离合器因负荷过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6.在行驶过程中应根据路况、实际车速和发动机转速及时选择相应的档位,如果档位选择不正确将会造成传动部分产生撞击声或造成机械部分早期磨损。严禁高档低速行驶。
7.车辆启动时,一次启动时间不能超过5秒,如启动不成功,连续启动时间应间隔8秒,
否则将造成起动机损坏;同时严禁采取牵引或人推方式启动车辆,否则,将会造成正时错位而使发动机严重损坏。如发生以上故障,请立即与附近的授权服务商联系处理。
8. 将牵引装置(钢丝绳/普通绳/其他)和两个拖车钩连接(严禁仅连接一个)。软连接牵引仅适用于紧急脱困或将故障车辆牵引到平板拖车上时使用。牵引配备手动变速箱的车辆,发动机应熄灭,松开驻车制动且挂上空挡,牵引配备自动变速箱的车辆,松开驻车制动且将变速箱档位切换至‘N’档位置(如发生故障或全车无电使用变速箱紧急拉锁解锁),分动器切换至‘N’档位置,使车辆短距离在车间内移动或将车辆从路中央移到安全位置。如需长距离牵引车辆,优先推荐使用平板式载货卡车托运或随吊平板拖车托运。禁止牵引制动或转向失效的车辆。
9.车辆应停放在较平坦的路面上,不允许左右倾斜停放,以免后桥润滑油外溢影响后桥润滑与车辆制动,前后大角度停放需摆放垫块顶住轮胎以防止车辆溜坡。长期停放时,应贮存在防雨、防晒、防潮、通风、具备消防设施的库房内;每停放2周需对车辆起动及移位,以防止电瓶馈电及轮胎变形,装用机械式电源总开关的车辆,将电源总开关关闭。
10.当环境温度低于零下15℃时,须使用适用于寒冷地区的依维柯原厂专用冬季发动机润滑油。
11.发动机起动时严禁脚踩油门,以确保怠速起动,并且应让发动机怠速运转1分钟,保持一定的机油压力,充分润滑涡轮增压器,避免其因润滑不良而损坏。发动机高速或高负荷运转后,停车前应怠速运转1分钟左右,待增压器降温后才能熄火,以免损坏增压器或发动机。
12.冬季若发动机无法起动时,请及时与授权服务商联系,严禁用开水浇淋或用明火烘烤方式起动发动机。
13.车辆行驶在泥泞或沙石尘土处,最好将空调关闭,以免装于车身下面的冷凝器风扇及冷凝器吸入脏物。如其上沾有泥土及砂石可先用细铜丝刷和压缩空气清除,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14.四驱模式4H与4HL档之间可在0-30km/h车速下自由切换。分动器从任何档位转换至N档、4L档:MT车型需在零车速状态下同时踩下制动踏板与离合器踏板,AT车型需在变速箱P档或N档状态同时踩下制动踏板。
禁止操作:
1) 必须在车速为0km/h状态下前桥差速锁开关、后桥差速锁开关按下(1秒)分别可锁止
前桥、后桥差速器。如在非停车状态锁止前后桥差速锁,将严重损坏车桥差速器。
2) 仅前桥差速锁止,或前桥差速锁与中央差速锁锁止而不锁止后桥差速锁;如需锁止前桥差速锁,必须先锁止后桥差速锁。
3) 车辆挂入四驱系统及差速锁,车辆应避免急打方向转弯,以免发生侧翻事故。
差速锁使用介绍:
1. 差速锁的功能
前桥差速锁:锁止后,左右前轮同步
后桥差速锁:锁止后,左右后轮同步
中央差速锁:锁止后,前后轴获得的驱动力相等
2.合理使用差速锁
前轮是转向轮,尽量不挂,如果挂前锁、后锁必须挂。
实际使用时,需根据车辆状态,先分析哪个轮子打滑,再判断怎么挂?
举例:
后轮单侧打滑,另一侧有动力,挂后锁;
后双轮打滑,前轮有动力,挂中锁;
前轮打滑,后轮有动力,挂中锁;
前轮单侧+后轮单侧打滑(如交叉轴脱困),挂中锁+前后锁
3个轮子打滑,仅1个有附着力(单轮脱困),挂中锁+前后锁
差速锁使用介绍:
3. 差速锁使用场景
15.车辆涉水应在允许的深度范围内进行,超出允许的深度范围可能导致车辆熄火、发动机损坏等后果。
未选装涉水包的车辆,最大涉水深度不超过650mm。选装涉水包的车辆,最大涉水深度不超过1000mm。
涉水准备
观察路况和水深
• 在涉水前,应停车观察,确认水深不超过车辆的最大涉水深度,并且水流不急,没有大的波浪或漩涡。
• 如果水深超过车辆的最大涉水深度或水流过于湍急,应避免涉水,选择绕行其他安全的路线。
水深超过400mm(约在车轮中心处),应关闭空调和燃油液体加热器。
水深超过750mm,涉水前还需进行以下涉水准备:
• 将随车杂物箱中的封堵贴片(涉水选装包零件)贴在左右门排气格栅上,
涉水后去除(见图1)。
• 用随车杂物箱中的橡胶堵塞(涉水选装包零件)将车门下方的漏水孔堵住,
涉水后取下放回杂物箱中(见图2)。
涉水注意事项
涉水时需要保持低速行驶,稳住油门平稳通过。
在水面高于排气尾管管口下沿时,如果发动机熄火,在未检查发动机气缸内是否进水之前,禁止再次起动发动机。
水深超过650mm但不超过1000mm时,选装涉水包的车辆可以涉水行驶。如车辆长时间在水中行驶或停留,则水会进入驾驶室,此时可继续涉水行驶。
驶出积水区域后,注意继续保持低速行驶,并连续制动几次,使制动盘上的水分迅速蒸发,恢复车辆的制动性能。
涉水后的维护
二、使用注意事项
• 涉水后应及时清洁车辆,特别要注意去除散热器、冷凝器和排气系统表面的树叶、水草及杂物,并检查车辆状态有无异常。
• 涉水后,取下左右踏板下方的橡胶堵塞,待水排尽后装回橡胶堵塞(见图3) 。
• 涉水深度如超过650mm,涉水后应尽快前往本公司授权服务站进行维护,检查车辆各系统是否状态良好,如有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故障部件。重点检查的项目如下:
涉水后的维护
16.如因车辆涉水较深而前后制动器被浸湿,出水后,制动效能下降,这时应低速行驶一段时间,对制动器进行磨合除去制动摩擦片表面的水分,恢复其制动效能。切不可涉水后即刻高速行驶,以免因车轮制动力不足而造成事故。
17.因转向装置有防盗锁止结构,如需转动方向盘,应将综合开关钥匙置于接通位置。严禁在车辆行驶中拔出点火钥匙,否则会造成车辆方向锁死,而导致事故发生。
18.不要频繁点刹制动踏板,以免造成真空度不够而刹车沉重,即使车辆下长坡时也如此,而应选择适当的档位,利用发动机的辅助制动下坡: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的合理范围:四轮盘车型:4-6mm。
19.空调系统必须在发动机起动后才能开启,通常采用高档制冷,中、低档维持。不要在强冷状态时将风量开关置于低档。发动机熄火前应先关闭空调系统。冬季发动机起动后请勿立即打开暖风系统,以免发动机水温过低。
20.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相应标号的柴油(0号车用柴油、-10号车用柴油、-20号车用柴油、-35号车用柴油,详见《使用说明书》),以防止柴油结蜡堵塞供油系统。
21.当仪表中制动报警灯亮时,表明制动摩擦片过度磨损、制动液液面过低或制动系统有其它故障,必须把故障排除后方能行驶,检查应由授权服务商专业人员进行。制动摩擦副的合理使用范围:
规格PF2×48(前)、PF2×48(后)摩擦材料厚度至少剩余3.8mm;
规格PF2×60(前)摩擦材料厚度至少剩余3.4mm;
规格PF2×44(后)摩擦材料厚度至少剩余3mm;
规格300×28(前)、306×28(后)制动盘最小厚度25mm;
规格301×30(前)制动盘最小厚度27mm;
规格290×22(后)制动盘最小厚度19mm。
注:PF2×48中2表示双缸,48表示缸径;300×28中300表示制动盘直径,28表示制动盘厚度。
22.发动机机油、变速器油、后桥油、冷却液、转向液压油、分动器油必须使用《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的规格及型号,严禁使用伪劣产品,否则将给各总成造成损坏,发动机润滑油请加到油标尺的上下限之间,机油液位检查应在发动机熄火5分钟后进行。
23.车辆长时间低速行驶、燃油品质不达标或道路状况差等因素影响可能会达不到再生条件,导致催化器中收集的颗粒积聚得不到有效的转化,引起催化器堵塞。建议用户每隔一周高速行驶(≥90KM/h)30分钟,使催化器达到再生条件以避免催化器堵塞;
或应每行驶10000公里对催化器、节气门、EGR、氧传感器进行清洁保养。因车辆停车后催化转换器将释放出大量热量,切勿在任何易燃物体(如纸张、干燥的草地或干燥的落叶)上操作或停驻车辆,以免造成车辆自燃。
24.为满足国家国Ⅵ法规排放要求,车辆搭载了SCR装置,使用过程中确保仪表提示尿素剩余量≥10%,否则将点亮SCR系统报警灯 ,影响车辆正常使用,请务必添加尿素浓度为ADblue 32.5%质量可靠的尿素溶液,切勿添加不合格的尿素溶液或加水使用,否则将导致排放系统故障影响车辆行驶。
三、维护和保养
1.日常维护保养
S1每日检查
1.检查洗涤壶液面:液位应在“MAX”标记和“MIN”标记之间;
S1每日检查
2.检查冷却液:液位应在“MAX”标记和“MIN”标记之间;
3.检查制动液:液位应在“MAX”标记和“MIN”标记之间;
4.检查机油:液位应在机油标尺上“MAX”标记和“MIN”标记之间;
1.日常维护保养
S1每日检查
5.检查轮胎磨损情况:有无伤裂,有无杂物嵌入;
6.检查蓄电池接头:是否松动;
7.检查灯光、仪表、信号指示、报警器、喇叭及雨刮器:是否正常;
8.检查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是否处于绿色区域;
9.检查车身及车厢:是否需要清洗;
10.检查制动管路和转向管路是否有干涉、磨损、渗漏。
1.日常维护保养
S2每周检查
1.按S1每日检查所包括的内容进行检查;
1.日常维护保养
三、维护和保养
S2每周检查
2.检查燃油滤清器:如果仪表板上的积水指示器亮起,需对燃油滤清器进行放水。
如果仪表报警灯仍亮,请更换燃油滤清器;
S2每周检查
3.检查动力转向油液位:车轮处于直线前进位置,停车后,液位应在“MAX”标记
和“MIN”标记之间;
S2每周检查
4.检查轮胎磨损和充气压力(包括备用轮胎);
S2每周检查
6.检查全车干涉、松、缺、漏情况:排除故障。
2.定程保养
M0级维护:适用首次免费保养(最初的S:3500~5000公里)
1.更换机油;
2.更换机油滤清器;
3.更换燃油滤清器;
4.清洁空气滤清器;
5.更换变速器润滑油,清洁通气孔;
6.更换分动器润滑油、检查并清洁通气孔;
7.更换后桥润滑油,清洁通气孔;
8.检查并紧固发动机前后固定螺栓;
9.检查发动机密封件及进气系统的状况;
10.检查发动机各连接管道的卡箍紧固密封情况及进气系统各部件状态;
11.检查与调整水泵、发电机、压缩机皮带质量及张紧度;
12.检查动力转向油油液质量和液面;
13.检查制动液液面;
M0级维护:适用首次免费保养(最初的S:3500~5000公里)
14.检查传动轴紧固情况;
15.检查转向器工作状况并检查调整前束;
16.检查转向器齿轮齿条护套状况;
17.检查行车、驻车制动效能;
18.检查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19.检查并复紧汽车前后悬架各紧固件的连接情况;
20.检查悬架减振器有无漏油和损坏;
21.检查并校正轮胎气压,并按规定力矩复紧轮胎螺母;
22.检查备胎升降器是否工作正常;
23.检查空调系统的工况 (在发动机运转时)。
M1级维护
1.更换燃油滤清器;
2.清洁空气滤清器滤芯(如滤芯已破损,则应更换);
3.检查发动机密封件及进气系统的状况;
4.检查制动液液面的位置;
5.检查制动盘与制动衬块磨损;
6.检查所有机械部分是否完好;
7.检查所有油液管路是否有渗漏;
8.按规定的要求检测前悬高度、前束值,必要时进行调整;
9.检查发动机故障(使用X431)。
M2级维护
1.按M1所包括的内容进行维护;
2.更换干式空气滤清器滤芯;
3.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4.更换手动变速器润滑油、检查并清洁通气孔;
5.更换前、后桥润滑油、检查并清洁通气孔;
6.更换分动器润滑油、检查并清洁通气孔;
7.按要求拧紧车轮螺母;
8.用诊断仪表重置DPF再生计数器;
9.检查驻车制动器;
10.检查水泵、风扇、发电机、压缩机驱动皮带;
11.检查制动及离合器踏板高度位置;
12.检查万向节和转向拉杆。
M3级维护
1.按M1和M2所包括的内容进行维护;
2.更换动力转向油;
3.更换制动液;
4.更换发电机及水泵驱动皮带;
5.更换空调压缩机传动皮带;
6.检查发电机可移动皮带张紧器,必要时更换;
7.用浓度计检查发动机冷却液中防冻剂的比例;
8.检查前照灯对光;
9.检查发动机悬架;
10.检查钢板弹簧;
11.检查传动轴万向节及凸缘;
12.检查转向机及支架的固定;
13.检查有关运动件。
2.定程保养
A1级维护
1.按M1、M2和M3所包括的内容进行维护;
2.更换发动机冷却液;
3.清洁发动机曲轴箱通风装置;
4.检查发动机喷油器;
5.检查预热电热塞。
恶劣条件下使用的车辆保养里程比正常条件下减半
对于在比通常更为恶劣的车辆服务条件下运行的情况:
例如:
在带有沉重负载的情况下,于艰难的地形中的建筑工地上运行(未铺道路);经常在没有碎石铺面的道路上行驶;经常在风沙扬尘环境下行驶;载重运输等
3.定期保养
适用于车辆每年行驶里程小于10000公里
维修保养用品
零件和润滑剂必须相配,建议使用南京依维柯原厂配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