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工信部出手“整治”智驾!

消息,2025年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针对智能驾驶(智驾)领域的宣传、功能使用和技术部署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要求。此次会议标志着智能驾驶行业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旨在解决行业快速发展中暴露的测试风险、宣传误导和功能滥用等问题。

重磅!工信部出手“整治”智驾!-有驾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得一提的是,在官方这份公告发布半小时之前,网上还流传了一份此次会议的会议纪要,多个独立信源确认这个会议纪要的真实性。

重磅!工信部出手“整治”智驾!-有驾

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事故频发,引发了社会对智驾安全性的广泛关注。2025年,多起涉及智能驾驶功能的交通事故引发了舆论热议,促使工信部紧急出台监管新规。此前,部分车企在宣传中夸大智驾功能,误导消费者,甚至将未完全成熟的测试功能推向市场,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放松警惕,引发安全隐患。

工信部明确要求车企在宣传中不得使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智能驾驶”“高阶智驾”等容易引发误解的名词,必须以“智驾等级+辅助驾驶”进行描述,例如“L2级辅助驾驶”。此外,禁止使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名词,强调驾驶员必须全程参与控制。

车企需从技术层面禁止驾驶员在使用智驾功能时脱离控制,例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保驾驶员在环。同时,禁止在智驾功能使用过程中进行座椅调节、平躺等危险行为。对于L2级辅助驾驶功能,不得使用“接管”“脱手”“脱眼”等描述,强调驾驶员的全程监控责任。

工信部要求车企降低OTA升级的频次,确保每次升级都经过充分验证。紧急OTA升级需走召回和停产流程,由市场监管总局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此外,禁止以“公测”名义向用户推送未经过充分验证的功能。

工信部的监管新规对车企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车企在2025年上海车展前夕紧急调整宣传策略,连夜修改宣传物料,以符合新的监管要求。一些原本计划在车展上展示的智驾功能和宣传文案不得不进行调整,甚至部分功能被暂时搁置。从市场反应来看,部分消费者对新规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对生命安全的敬畏和对技术发展的理性引导。然而,也有观点认为,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延缓智驾技术的迭代速度,影响行业创新。

工信部此次对智能驾驶行业的整治,不仅是对近期安全事故的回应,更是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通过规范宣传和技术应用,工信部希望在保障消费者安全的同时,推动智驾技术的健康发展。未来,车企需要在技术创新与安全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确保智能驾驶技术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保障用户安全。

重磅!工信部出手“整治”智驾!-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有驾APP下载-有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