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站在路边等朋友,突然有陌生人拉开你的车门,坐进来就报手机尾号,然后尴尬地发现自己上错了"网约车"。如果你开的是比亚迪,这可能已经是你的日常了。
网上段子说,买比亚迪的那一刻,你就失去了三种权利:路边开双闪的权利、中控放手机支架的权利,以及出门穿白衬衣的权利。但就是这个被全网调侃的"网约车"品牌,却在暗地里笑得最狠——每天净赚1.1亿,一边被嘲笑,一边数钱。
网红段子背后:比亚迪车主的心酸与骄傲
"师傅,有时间哭不如多跑两单"——这是网友对比亚迪车主最常见的"安慰"。
买了比亚迪,你就买到了一份工作。有人提车时让销售拉进车友会,结果直接进了本地网约车群。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家里给买了辆比亚迪,网友直接评论:"这买的不是车,是工作。"
开比亚迪去参加同学聚会?保安可能拦下你说网约车不得入内。开比亚迪衣锦还乡?村长说你走错了村庄。追女孩时,只需对方在你耳边轻轻说一句"师傅别难过了",就能把你彻底整破防。
有网友感叹:"喜欢你我也不敢提,只因我开比亚迪。"评论区更是残忍:"免费送你你不走,一会儿打到我车一分优惠都没有。"
但比亚迪车主也有自己的骄傲:
迈巴赫都接不走的人,看到比亚迪就走,这就是魅力
比亚迪车主聚会,全城人都打不上车,这就是江湖地位
没有一个比亚迪车主能笑着走出评论区。但等等,换个角度想:网约车都选比亚迪,不正说明它性价比高到爆炸吗?二十年前,日系车称霸出租车界时,大家不都这么夸?
数据残暴:比亚迪的恐怖你根本想象不到
当你沉迷于比亚迪段子时,你可能不知道它的战绩有多么恐怖。
2024年,比亚迪售出约427万辆新能源汽车,比第二名特斯拉的两倍还多!营收高达1070亿美元,历史首次超过特斯拉。现在,比亚迪已经成长为市值排名世界第三的汽车公司。
这一切的秘诀?一句话:极限压缩成本,打价格战把友商逼进ICU。
当比亚迪宣布降价,其他车企只能含泪跟进。但最可怕的是,比亚迪降价后,毛利率不降反升!2024年比亚迪汽车毛利率达到22.3%,比特斯拉的17.9%还高。
比亚迪一年赚402亿,每天赚1.1亿,这哪是在闹着玩?
低成本的黑魔法:垂直一体化的产业帝国
王传福曾说过一句话:"比亚迪除了玻璃和轮子不生产,其他所有零件都是自己产。"
这就是比亚迪的核心武器——"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从买矿山挖锂矿,到生产电池、电机、电控、芯片,再到卖车、铺设充电桩,比亚迪一条龙全搞定。
很多人不知道,比亚迪还是手机大厂,生产手机零部件的收入占总营收的1/5,苹果、华为、小米、三星都是他们的客户。
这种自给自足有多爽?来算个数学题:
如果生产一个零件要给供应商1块钱利润,生产5000万个零件,就要付5000万元。现在,比亚迪自己生产400万辆车上的1万个零件,省下多少钱?
答案是:400亿元!
越卖越多,规模效应越强,成本就越低,价格优势就越大。这是一个可怕的正循环,难怪友商都被打得哭爹喊娘。
被网约车段子掩盖的真相:谁在买比亚迪?
段子归段子,真正买比亚迪的人是谁?
答案只有三个字:普通人。
他们是赡养老人的子女,踏实养家的夫妻,辛苦托举孩子的父母,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
大家在网上调侃比亚迪,建立各种鄙视链,但对于普通收入家庭来说,能开上一辆十几万的代步车,能遮风避雨,不再为了上班通勤风雨操劳,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性价比对开豪车的人是面子问题,对大多数人则是必须考虑的生存因素。
有人说,自从买了比亚迪,才真正摆脱了地铁和共享单车的窘迫,有了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交通工具,而且还是清洁能源,没有给地球增加负担。
不只是卷王:向上突破的野心
如今新能源品牌争相冲刺高端,比亚迪也不例外。突破高端是它眼下最重要的战役之一。比亚迪能否在高端市场有超出预期的表现,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产品本身的表现。
但至少在入门级代步车市场,比亚迪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这个"价格屠夫"、"卷王之王"的出现,让更多普通人距离拥有自己车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对此,我只想说:当我知道BYD的全称是Build Your Dream时,我突然理解了这个品牌的使命。它不是Build Your DiDi(滴滴),而是真正在为普通人筑梦。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一辆比亚迪被误认为网约车时,别急着嘲笑。那可能是一个普通人的第一辆车,见证着他人生的第一次自由驾驶。而那家公司,正用每天1.1亿的利润,向整个汽车行业证明:中国制造,不容小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