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能效分级,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贴在家用电器上显眼的标识,有些家庭到电器淘汰都没有撕掉。但如今,纯电动车也开始做能效分级认证了!。就在4月9日,中国汽车能效开发与检测认证专业联盟发布了第一批纯电动乘用车的能效分级测评结果,总共包括12款车,其中达标率超过90%。
能效分级测评中共分为5大评分项目,分别是整车能效分级、行车能效、空调能效、驱动能效、补能能效等,每一项评分都与实际用车相关。在12款发布认证结果的车型中,共有6款车型在全部项目都获得“一级能效”的认证,而大部分车型在整车能效分级项目方面都获得“一级能效”。
6款全面获得“一级能效”认证的车型,分别有上汽大众ID.3、上汽大众ID.4X、极狐阿尔法T5、乐道L60、小鹏MONA M03、小鹏P7+等等,而小鹏和大众旗下的产品都有2款产品获得“一级能效”的认证,可以看出这两个品牌在能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比过去只能靠纯电续航、综合电耗作为能效的参考依据,如今公布的能效分级测评显然更加直观,纯电动车省不省电,可以一目了然。当然,这一指标也仅仅只能作为简单的参考,因为目前大部分纯电动车型基本逃不过里程焦虑的问题,而且官方标称的续航往往有一定的水分。
至于该能效分级测评权威性到底有多高,是否值得消费者作为参考,还有待市场的验证,就如同C-NCAP和中保研C-IASI碰撞测试一样,过去也存在一些争议,但随着相关测试标准的更新和优化,这些测试的权威性也正逐步得到累积。
此外,能效分级测评的存在,对于推动车企能效管理技术的发展有实际的意义,从而促进纯电动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迭代,就如燃油车时代各大车企为降低油耗而努力一样。能效更好的产品,往往更受消费者的欢迎,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长远使用下来可以节省用车成本,如此一来也会成为消费者购车选车时的重要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汽车能效开发与检测认证专业联盟除了针对纯电动车型进行能效分级评测,对于混动汽车、商用车也将推出相应的能效分级研究,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看到相关的认证,并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汽车网评:新能源车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权威性的标准作为支持,中国汽车能效开发与检测认证专业联盟这次公布的能效分级测评结果,除了给消费者作为参考,为他们提供选车购车的依据之外,对于汽车行业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促进的作用,从行动上推动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为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效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