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老炮儿,今天咱们来聊聊一汽和零跑这俩“难兄难弟”的合作,这瓜保熟,咱细细品!
这零跑,去年卖了快30万辆车,总算是扭亏为盈了,可跟那些动辄百万销量的巨头比,还是差点意思。
一汽呢,虽然是老牌国企,但新能源转型之路走得磕磕绊绊,眼瞅着被比亚迪、特斯拉甩得尾灯都看不见了。
你说这俩货凑一块儿,是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想当年,一汽那也是响当当的自主品牌扛把子啊,合资品牌更是数不胜数,大众、奥迪、丰田,哪个不是跟着一汽吃香的喝辣的?
可到了新能源时代,一汽就像个拿着大哥大进5G时代的“老古董”,反应慢半拍。
看看人家比亚迪,又是刀片电池又是DM-i超级混动,销量蹭蹭往上涨,一汽呢?
红旗新能源销量惨淡,奔腾B70S更是无人问津。
再来说说零跑,这小子虽然在智能化和三电技术上有点东西,但品牌力弱啊!
你让他跟比亚迪、特斯拉拼,拼得过吗?
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一身绝世武功,却偏偏是个籍籍无名之辈。
现在这俩凑一块儿了,零跑想借一汽的生产线和渠道提升销量,一汽想借零跑的技术快速转型。
听起来挺美,但实际操作起来,难!
举个例子,你让一个习惯了用柴油灶的老厨师去用电磁炉,他能适应吗?
就算电磁炉功能再强大,老厨师也未必能发挥出它的优势。
一汽和零跑的合作也一样,磨合期少不了磕磕碰碰。
你想想,一汽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跟零跑能一样吗?
一个国企巨头,一个新势力造车,这就像一个相声演员和一个摇滚歌手要组乐队,能合拍吗?
咱再看看数据,零跑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才刚刚转正,盈利能力还很不稳定。
一汽这边,新能源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钱从哪儿来?
别到时候零跑没借到东风,反而被一汽拖累了。
而且,零跑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维修成本高,电池安全性还有待验证。
一汽要是贸然采用这项技术,万一出了问题,谁来承担责任?
还有,零跑的智能驾驶技术号称接近L3级别,可实际体验如何呢?
网上吐槽零跑智能驾驶系统BUG多、反应慢的帖子可不少。
一汽要是把宝压在零跑的智能驾驶技术上,会不会重蹈红旗H9的覆辙?
想当年,红旗H9上市的时候,宣传得天花乱坠,又是豪华配置又是智能驾驶,结果呢?
销量惨淡,口碑也一般。
归根结底,还是产品力不够硬。
所以,一汽和零跑的合作,能不能成功,关键还得看他们能不能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
别光顾着讲故事,PPT做得再漂亮,消费者不买账也没用。
就像一个卖瓜的,你天天喊着“我的瓜甜”,可顾客一尝,发现是苦的,下次谁还来买你的瓜?
这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哪个不是狠角色?
一汽和零跑想在这个市场里分一杯羹,就得拿出真本事。
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踏踏实实造好车才是王道。
各位观众老爷,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旨在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任何低俗或不良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全部评论 (0)